中国十大最佳创业城市 北上广上榜
千人覆清歌
哪个城市最具创业价值?中国最适合创业的城市是哪个?今年年初财富中文版与大数据公司BBD(数联铭品)联手设计并推出了分析和调研,寻找对企业家和创业者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十大最佳创业城市排名吧!
上海
1. 上海市
不差钱、 不缺人
上海位列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之首,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出乎意料。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近代以来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氛围,加之中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依托,成就了这个城市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是国内GDP总量最高、第一个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第一,资本特别是青睐创业项目的风投高度集聚。
“不差钱”的上海同样“不缺人”,在“人才市场最有竞争力城市”的分榜单上,上海同样名列榜首。海外人才居住证、户籍打分制度等创新的人才引进措施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高端人才。排名全国第三的高校数量为上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智力资源和创业主体。
这个在近代以“冒险家的乐园”著称的城市并不缺乏创新和创业的关注度。到,上海连续三年位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数量全国31个省市第一位。阿里研究院联合36氪等机构最新发布的“移动互联网+”中国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报告显示,在创业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上海拥有全国19%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仅次于北京。然而城市规模增长如同一柄“双刃剑”,上海也面临着房屋租金、人力、运营成本的高企,这恰恰是对创业者最现实的挑战。
深圳
2. 深圳市
创投之都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迅速兴起,深圳是代表了珠三角经济圈的创业城市。这两年以大疆科技为代表的智能硬件领域也在不断突破。作为国内仅次于北京的互联网创业中心城市,深圳汇聚了腾讯、华为、比亚迪等优秀企业,也有深创投、达晨资本等中国领先的本土创投机构。
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对外经济开放的窗口,创业者更容易感受到平等、自由的创新精神。今年6月,深圳市本级财政要设立总计800亿元的发展引导基金,要打造“现代化国际创新性城市”。目前深圳已经培育和聚集了超过8,000家的创投机构,管理资本超过4,000亿元,是全国创投最为活跃的地区。在通讯设备、计算机等制造业方面,深圳一直位列全国前列。但面对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深圳也开始逐渐进入产业结构调整,试图挖掘新兴行业潜力。,深圳的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年均超过20%的增长。
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中,以社交巨头腾讯及腾讯系创业者为代表,众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快速成长。除华为、中兴、顺丰等公司外,大疆科技、华大医学、迅雷等公司也逐渐崛起。这也带动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在深圳落户。
广州
3. 广州市
顺势维新的老牌商埠
广州是以低调、务实、不喜张扬的从商风格著称的老牌商埠,因为距离不足150公里的深圳在创新创业上的惹眼表现而倍感压力。GDP排名全国城市第三、机场吞吐量全国城市第二、高校数量全国第二……广州的创业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一线城市的丰富资源上。然而在经济实力、商业环境、开放程度、人力资源不相伯仲的第一梯队,这些傲人的数据并不足以成为广州创新创业的独特优势。
科技创新是广州与深圳相较明显的短板。广州市市长陈建华曾经感叹,深圳在科技创新上远远走在了广州的前头。拥有丰厚科技力量、科研院所和科研成果的广州,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没有深圳南山区一个区高。华为一家企业为科研创新投入400亿元,比广州市全年的投入还多。然而,今年6月,这个历史上屡次“顺势维新”的城市提出和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力争分别超过47%和49%等一系列指标,试图抓住“互联网+”这个“中国双创”的核心引擎。
北京
4. 北京市
21岁现象
北京地区每年的毕业生已经超过了23万人,无论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上路,创业已经成为首都大学生不可逆转的新就业渠道。这些中国最顶尖的教育机构加上最优秀的学生创业者,在北京传统的互联网和高科技创业氛围的感染下,正在催生新的“21岁”现象—很多学生从大三就开始创业。
据统计,,仅上半年的新创办企业就超过9,000家,平均每天就有近50家企业诞生。同时,北大创业训练营、由钱颖一推动的清华X-lab等组织的兴起带动了一批拥有顶尖技术能力的青年学生投身创业热潮。学术机构之外,天使投资人、孵化器和创客组织的三角关系开始形成。以创新工场、车库咖啡、联想之星等为代表的27家创新型孵化器成为其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北京的创业圈子—从雷军系、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和前谷歌的员工、网易的创业帮,一直到徐小平和他的学生们。如果说看得见的组织机构是中关村管委会,那么这些看不见的圈子事实上就是北京创业更重要的驱动力。以清华校友网络为例,包括张朝阳、王小川、王兴、北极光的邓峰等等,这些创业人脉形成了从自身创业成功到反哺下一代创业者的循环。
杭州
5. 杭州市
阿里和浙大的基因
杭州这座“创业新城”有着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由此延伸出的“阿里系”创业者在行业内已经是小有名气。但除此之外,仍然有多家估值从1亿到10亿美元的创新创业“明星”,其中包括已经完成上市的网易、天鸽集团、斯凯、同花顺、旺盛生意宝等发展期企业,包括正在崛起中的蘑菇街、快的打车、挖财等创业公司等。
杭州在打造人才竞争力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今年杭州推出“人才新政27条”,对顶尖人才和团队的重大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浙江大学作为杭州本地的高等院校,也成为了培养创业人才的“黄埔军校”。浙大科技园在杭州的累计入园企业总数为1,200多家,70%的初创企业的核心团队带有“浙大基因”。多年来,杭州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创业生态体系,O2O、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新兴模式下的创新新秀层出不穷。根据TechDaily的数据统计,杭州获得A~B轮融资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比例超过北京,经纬中国、红杉资本、IDG等投资大佬都已经进驻杭州。
苏州
6. 苏州市
创业乐土
去年,谷歌旗下的风投部门Google Ventures首次投资了一家中国企业,以3,800万美元参与了旭创科技的C轮投资。但这家公司的总部并不在北上广深等热门城市,而是在苏州。它立志于成为下一代云计算光通讯模块的领导者,创始人及总经理刘圣之前曾经在美国朗迅等公司任职,2008年回国创业。据报道,起初,在选择公司的创办地点上,刘圣横向比较了国内各一线城市,但从人力成本等综合考虑下来后,觉得还是把公司办在苏州最适合。
除了创业成本低、毗邻上海交通便捷、生活工作两不误等优势之外,有效的投资融资环境已经成为各类创业公司落户苏州的巨大吸引力。据统计,截至年底,苏州各类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达900亿元,约占全国的10%。国内唯一服务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的综合性融资平台—“千人计划”创投中心也设在这里。该中心由元禾控股打造,到年底,中心已经累计完成股权投资项目660多个,为超过3,200家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或贷款,已投资项目上市或过会29家。
成都
7. 成都市
安逸的“蓉漂”
履新不足一年的成都市市长唐良智,因积极推动创业创新的一系列大动作,被媒体称为“创业市长”。上半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超11万户,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今年2月,成都市政府启动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制订了“到2020年培养出20万科技创业者”等创新创业目标。7月,成都与硅谷签署了协议和备忘录,拟于未来5年开展合作。
,《财富》全球论坛在中国第一次选址一线以外的举办城市就选择了成都。知名企业落户和众多的本地理工类高校为成都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而城市本身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成都留住了人才。唐良智甚至提出了一个“蓉漂”的新概念,希望蓉城以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和配套的科教创新能力形成宜居宜业的城市优势。
天津
8. 天津市
从盐碱地到创业集群
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滩涂;现在的天津开发区则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型城市综合体。作为创业集群的基础,这里有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腾讯数据中心、滨海新区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等平台载体优势。在更大的滨海新区层面上,创业者正在被引导进入产业细分领域,最后组合成新区的全产业链。
在孵化器和开发区的上游,天津的众创空间模式正在大量“繁殖”。到,天津每所普通本科高校、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独立学院至少要建设1个众创空间,全市的众创空间将超过100个。举例而言,最近一个针对大学生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众创空间”除了为团队提供运营相关的服务外,房租、空调、上网全部免费。目前已经有600多名大学生在园区接受创业培训,60个创业团队入驻。在TMT领域之外,一家生物医药类的众创空间也开始在开发区运行。
南京
9. 南京市
古都新梦
7月,《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原则同意。南京市长江以北的新区将为“六朝古都”南京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长期以来,南京在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具有优势,而且人才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53所大学,600多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超过980人。中兴、华为等公司都在南京设置了研发中心。
不少创业公司都表示,南京人才的水平和稳定性较一线城市更高。近年来,苏宁、途牛等一批优秀的本地公司先后成功上市,南京的创业氛围也日趋火热。据统计,3月至6月30日,南京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52,741户,新增注册资本3,651.81亿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江苏省居首位。火热的创新创业氛围也吸引了创投机构扎堆淘金。去年,南京市新增134家各类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重庆
10. 重庆市
逆水行舟
非一线城市,尤其在非沿海地区,创新创业上往往具有相似的成本优势和资源劣势。但是,相比于其他中西部重点城市,重庆在经济增长上的突出表现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年中之前的6个季度,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整体局面下,重庆经济增长始终保持第一。作为全国唯一具备铁水空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口岸、三个保税区的内陆城市,重庆打破了内陆城市整体开放程度较弱的惯常印象。作为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通道,重庆的国内外交通和交流能力逐渐成为西部翘楚。在未来中西部城市创新创业建设的新一轮比拼中,高经济增长和高开放程度无疑将成为重庆的重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