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子在春秋时期最初出现时,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庆食物。因此,粽子有祭奠之意,放入棺木中表示亲属对逝者的哀悼。另外,随葬的粽子不放单个,而放两个,寓意成双成对、吉祥如意。

历史上,粽子不只是纪念屈原的,它也是祭祖的一种祭品。综合各地民间传说,除了众所周知的纪念屈原,还有两种与粽子来历有关的说法不能忽视:一种是说,纪念春秋末年被谗言陷害的吴国大夫伍子胥;另一种是说纪念东汉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

无论来历如何,现在端午节的历史意蕴越来越淡,我们期盼过端午节,不就是为了吃粽子和放几天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