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掷彩门”
堇色
每年春节一过大年初七,从化乡间就有“掷彩门”的喜庆活动,至今在其它地区没有发现这种形式的民俗。
所谓“彩门”,就是装满烟花炮竹的大花篮,糊上红纸,形同一个小门。
掷彩门就是点燃小包鞭炮抛向高挂在杆子上的彩门,谁先引燃,就被视为好运气并获奖。
据从化市文化部门介绍,已将从化“掷彩门”列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掷彩门是从化富有特色的民间喜庆活动,是从化人民祈盼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从化流溪河两岸乡村是保存这种传统的广州年俗喜庆节目最齐全的地区,闹彩门活动一直从明清年间流传至今。“彩门”寓意着“彩数”“好彩”,意即好运气、吉祥之兆。每年正月元宵前后,从化各处乡村皆举行掷彩门活动,亲戚朋友和邻村群众也前来观赏。以往的彩门是用竹编纸糊而成,周围缠上导火线,装上小起火、小车乙、小飞鼠、小柳花等。而现在的“彩门”则是装满各式烟花和炮竹的花篮,色彩斑斓,十分好看。
所谓“彩门”就是装满烟花炮竹的大花篮,一般用粗竹子加细篾扎制,也有用铁质焊接成的,可以反复使用。有的用竹扎成对称的门楼形状,用的是用铁条焊接成一个大猪笼(古时候是用竹子扎制),整体插满五彩缤纷的烟花爆竹,一般有一米多高。“彩门”体型相对“花炮”小一点,也轻巧很多,罩上红纸彩箪,做成对称的门楼形状,里面也塞满烟花炮竹,挂在铁杆上的高度可自由调节。掷彩门就是点燃小包鞭炮抛向高挂的大花篮,谁先引燃大花篮的,就被视为好运气并获奖。掷彩门是由当年上灯的村民捐资的,或是由当地较为富裕人家赞助的。赞助多的时候,就会有多个彩门,如木棉村每年都会有五六轮的掷彩门。
掷彩门的欢盛壮观场面确实令人叹为观止。自明清年代以来,每年正月从化各大村庄都有掷彩门,届时除了本村乡亲欢聚贺庆以外,还有亲戚朋友和城乡村群众前来观赏同贺,这充分展示从化乡间独特浓郁的民俗风情。其中较为大型的有正月初九棋杆铺锦村,正月十一棋杆小坑村,正月十二棋杆新隅村,正月十三鳌头龙角村,正月十四神岗村,正月十五神岗木棉村,正月十六温泉龙桥村,正月廿五灌村石坑村。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木棉村,该村是从化人数最多的村落,现有七八千人,连同外嫁女以及外出工作的就有万多人,每当元宵节当晚,包括广州、增城、花都、清远的群众也会前来观赏。而温泉镇石坑村“掷彩门”排在正月廿五,是从化最后上演而又颇具特色的。该村位于从化最东部,与白水寨瀑布景区相邻。当晚,除了从化四乡,包括广州、增城的群众也会前来观看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