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民俗文化 赶庙会(2)
痴梦
于姑庵庙会锣鼓喧天
于姑庵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错埠岭村东南的半山坡上,现福州路西、辽阳路南交口处,原名“黄德庵”,又称“姑姑子庵”。相传为唐代道士袁天罡与同母异父兄弟李淳风所建,后衰落。明初,于姓人氏在此安身立户,渐成村落,名“错埠岭”,是先有庵后有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由一于姓道姑出资在原黄德庵旧址兴建道庵一座,得名于姑庵,无宗无派,至今已过500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和1943年,曾两度重修扩建,共有殿宇房舍25间,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后僧道交替,最终改为佛教尼姑庵,属临济派。内建四大天王殿、三圣殿、观音菩萨殿、地藏菩萨等殿宇,供奉四大天王、观音菩萨、地王菩萨等。1923年增建钟鼓楼。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庙会,香火甚盛,俗名庄稼老会,既纪念中国古代传说的教民稼樯的“后裔”,神位在西厢房。20世纪30年代,许多摊贩正月初九赶完位于今市北区东镇道口路清溪庵的萝卜会,正月十一转移来赶于姑庵庙会,小戏班等艺人也来赶台。
1935年2月15日出版的《青岛晨报》刊发了该报记者采写的题为“于姑庵赶庙记”的新闻报道。当时于家庵庙会的规模,从记者笔触中可略见一斑:“从市内到东吴家村通于姑庵的路上,赶会的人们,列着队,不断的向前走着,三个一簇,五个一堆的,说着,笑着,慢慢的向会上出发,你看吧,长袍的男子,西装的男子,短服的男子,漂亮的男子,龙钟老态的老翁,和那些旗袍剪发的时髦女子,短装留髻的乡下姑娘,涂脂扑粉的少妇,白发驼背的老婆,形形色色的,满眼里尽是人。”
庙会上,拉洋片的、卖小吃的摊子面前,游人看的目不转睛,吃的津津有味;“什么香纸一毛钱、月份牌五个子”等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鞭炮声、笑语声、人语声,喧嚣热闹。岛城许多娱乐团体使出浑身解数表演各种节目助兴,其中“有西吴家村的圣诞雅乐团,有仲家洼的同乐会,有小村落的俱乐部,有的是旱船,有的是龙灯,他们都在锣鼓喧天,乐声幽扬中,做著不同的表演。”吸引着游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观看,乐不可支。
四方海云庵庙会热闹胜似上海南京路
作为岛城市民春节娱乐生活的重头戏,正月十六至十八的四方海云庵庙会,自然成为当时报纸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重点。当时报纸形容海云庵庙会“游人如鲫,小贩利市三倍,乡下人争看摩登小姐。”
我们从1935年2月20日(正月十七)出版的《青岛民报》题为“废历正月十六日(2月19日)四方海云庵的盛会”新闻报道的字里行间中,颇能感受当年四方海云庵糖球会的盛况规模:“……因为四方是一个工业区域,具有着大纱厂三四家,和其他各种工厂多家,虽然工厂的并不休假,但是工人们却是因为这会期,一个年度,仅有一次,宁肯把工薪牺牲上一天,也乐的去逛逛庙会,在这种情形之下,这偏僻的四方,竟成了一个重镇似的,万人空巷了,整个四方村中的各个小胡同里,小巷子里,都是充满着游人,就是从辽宁路,经过了华阳路,再到蒙古路,而到了武林路和奉化路,以及由东镇沈阳路前来的,和那些由沧口大马路上,赶来游会的,没有一条马路上,不是并肩累脊的,照那种情势看来,恐怕连上海极热闹的南京路,也没有那种盛况。”海云庵庙会上,“那些卖玩具的,卖糖球的,卖鞭炮的,卖香纸的,嘴里总是不住的喊着:‘买点吧!买点吧!’和什么‘咱的货便宜,咱的货便宜’,同时那手也在动摇着,指划着”。
正月初八:崂山华严寺庙会
每年的正月初八是华严寺庙会,堪称崂山庙会之最。随着近几年佛事活动的深入开展,华严寺庙会的社会知誉度不断提升,已成为海内外游客人人共仰的佛教圣地。华严寺坐落于崂山风景区,原名“华严庵”,建于清初顺治九年(1652年),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教庙宇,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