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饮食习俗及亲属称呼(4)
晓易郎
8、膀(冇)蹄
菜名趣谈:皱油膀蹄是建瓯传统名菜,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糜烂香鲜、油而不腻。七十年代以前,重大节日、婚寿喜庆,它还是压轴大菜——上了膀蹄,这席酒就将结束了。近十几年人们生活水平高了,饮食讲究精字,嫌膀蹄太肥,酒席上已难得见到了,然而在宾馆宴席上时有小小的皱油膀蹄上桌,配以香软的馒头,这道古朴的菜肴也能让食客口味一新。
佐料特色:猪膀蹄(猪腿部上端)一个,小馒头10—12个。
工艺特色:皱油膀蹄的制作很讲究,取两斤半左右的完整膀蹄一个,要保留完整的圈皮,中心精肉用刀花切成八楞,洗净,皮向下置锅中,保持过面水。大火煮熟。捞起,沥干汤水,将一两上好酱油膏遍抹在皮上。锅中下一斤菜油,热到八成左右,将膀蹄皮朝下,下锅在油中炸,炸到皮起皱捞起,流干油,皮朝上扣在大碗内,加入抹剩的酱油膏、一两红酒、一钱味精、两钱精盐,连碗一起放入蒸笼里用大火蒸,蒸到膀蹄皮能用筷子刺进掰开为止。食用时用另碗扣转,皮朝上,浇上原汁原汤,面上放上两根带白烫熟的葱条上席。
风味特色: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膀蹄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膀蹄皮黄焦酥,油光喷香,肉烂如泥,十分诱人,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不沾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9、粉丸
菜名趣谈:建瓯人以稻米为主食,而粉条是饭菜双兼的食品,是一道别具地方风味的家常菜。同时“粉丸”之意也暗含着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能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
佐料特色:以籼米粉条为主料,配以肉末、香菇丁、碎猪油渣、虾米、姜末、糟腌萝卜丁等。工艺特色:先将粉条在开水中煮熟,捞起晾凉后拌以地瓜粉,抓碎,再撒入肉末、香菇丁、猪油渣、虾米、姜末、糟腌萝卜丁及盐、鸡精等调料拌匀,最后捏成龙眼大小的团丸,摆放在垫着荷叶的小竹箅上蒸熟。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与高汤同煮,俗称“高汤粉丸”,形味俱佳。
风味特色:酥软适口,荷香味鲜,若把煮后粉丸沾红酒食之,倍感醇香,回味无穷。
10、大肠炒光饼
菜名趣谈:光饼是抗倭名将戚继光部队所带面粉烤制成扁圆状干粮,流传至今。大肠是价廉的猪下水,富含油脂。建瓯人把光饼与大肠同炒作一道民间菜肴,颇具历史文化特色。当地谚语:“大肠炒光饼,好吃没成(yǎnɡ)”。建瓯方言中“成”意指某物品的成色如何,“没成”就是说(此物)不用多说了,成色十足、十全味美!
佐料特色:新鲜大肠(或卤猪大肠)、隔夜光饼(隔夜光饼在油炸时不会吸油过多,且更酥脆。
工艺特色:将大肠洗净,去油杂,切成寸长的小块,用食盐、苏打抓过,再冲洗干净,加入建瓯米烧酉奄制以除大肠之脏气(若是卤大肠直接切块即可)。光饼切块油炸金黄备用。热油锅先入姜、葱、蒜炝锅,再加入大肠旺火翻炒,再加入光饼、青椒迅速翻炒,用糖醋等调味,加蒜叶、葱白,薄粉勾芡,起锅装盘即可。
风味特色:菜色黄白相间,金片玉块。味厚而甜鲜适口,饼块松软香酥,大肠油而不腻。价廉物美,民间多喜欢这道菜肴,美其名曰“金玉满堂”。
中国地域广大,各地的物候条件摧生出各具地域特色的菜品烹制原料,而各地不同的风土民情、口味喜好和烹饪技法,更成就了多种多样、风味迥异的地方特色菜肴。特别是在饮食文化已成为时尚被广大民众推崇的今天,各地的烹坛名家们,更是把各自的地方特色菜品搅动得风生水起,精品叠出。这些菜品已成为镶嵌在中华饮食文化长链上的粒粒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