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隍庙(2)
恬欣桑
断喝声里的文化回音
从单纯的一州一县的地方守护神,逐渐演化为护国安民、惩恶扬善并管领阴间亡魂的举国崇奉的神系,城隍爷的地位变了,待遇变了,但为民做主、剪凶除恶的脾气没变。各地城隍庙中高悬的匾额及楹联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活脱脱的清官贤臣写照,谁人见了能不心生钦敬?实际上,各地城隍也的确都是由令人敬仰的英雄好汉、正人君子充任的,如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泉州城隍韩琦,绍兴城隍庞玉,北京城隍杨椒山,福州城隍周苛,郑州城隍纪信,上海城隍秦裕伯,桂林城隍苏缄……都是赫赫有名的一代贤臣良将。
假托城隍之口以醒世警世的楹联,充斥着城隍庙的廊柱,哪个看了能不心怀忐忑?
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
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
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鬼神之有无,报应之虚实,在素以儒学立国宗教色彩淡漠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是难置可否的命题。但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形而上问题,却在城隍爷的断喝中变得不容置疑: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身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城隍庙里的楹联比起佛寺道观,通常更加直白,更加直接,更加直指人心,因而也更加具有警示与教化的力量。在封建王朝,它给小民带来心灵安慰,给权贵施加道义规诫,让恶徒心存忌惮;而在全球化时代,在建设法制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今天,城隍爷仍然能够想必也乐意再出一份力的。至少,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都能在城隍庙的香火里,在城隍爷的劝诫与提醒里,补补幼儿园的善恶是非功课———“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为”——或者,这才是城隍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才是重修广州城隍庙的文化价值所在吧?
因此,与其争论佛山祖庙里的那具木偶究竟是不是原本的广州城隍,不如弄清广州城隍庙供奉的究竟是哪路神仙,诸位圣贤豪杰姓甚名谁;与其感慨庙宇倾颓、廊柱蚁祸,不如厘清牌匾廊柱上,先人都曾留下怎样的寄托和笔墨;与其沾沾自喜于广州城隍级别高过上海城隍,不如向上海学学,看城隍老爷还能为今天的和谐社会贡献点什么———区区微意,求教于重修广州城隍庙的规划者与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