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阳灵山寺

冰芹

广东潮阳灵山寺

汕头灵山寺位于汕头市潮阳区的西北铜盂镇,距离潮阳市区25公里。灵山寺素以“道迹贤踪”饮誉海内外,是粤东著名古刹之一。可以说它在粤东地区的知名度仅次于潮州开元寺。但灵山寺又有它的特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又是开元寺所没有的。灵山寺所以出名,在于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由于大颠和与韩愈不同寻常的关系,而成为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长庆二年(822)穆宗皇帝赐额“灵山护国掸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僧觉然重修。

潮阳灵山寺创建于唐代贞元七年(791年)。创建人是大颠禅师。大颠,俗名陈宝通,原是河南颍川人,后落户潮阳。他在西山拜名僧惠照为师后,云游罗浮山等地名山名寺。回来后看中了龙山湾这块宝地,并获施主洪大丁的慷慨布施,历尽艰难创办了这座寺院。

灵山寺背靠青山,面对明湖,松竹环绕,鸟语泉声,是一个环境清幽、恬静秀美的好地方。灵山寺正门,门前有两棵参天大树,这两棵树据说是“甘棠树”,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大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而最特别的地方是两棵树的枝叶紧紧连结在一起,所以也称为“连理树”。

灵山寺有“道迹贤踪”之称,这是指到过灵山寺的得道之人和名人贤士非常多,而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就是大颠禅师和韩文公韩愈交往的故事。目前,灵山寺内还留有韩愈谒见大颠的信函碑刻,这正是这两位名人交往的见证。除了三百年信兰,大颠禅师塔也是灵山寺珍贵的文物,后人称之为“舌镜塔”。

灵山寺有“灵山八景”的说法,分别是舌镜塔、留衣亭、干丛果、写经台、开善藏、祝圣碑、白石槽以及拔木坞。

留衣亭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在京城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到潮州任刺史。在潮州仅八个月期间,就曾两次与大颠互访晤谈。同年10月,即将离开潮州到袁州赴任时,又一次专程到灵山寺,向大颠辞行。

时年大颠88岁,韩愈51岁。他们俩经过一番畅谈后,仍依依不舍,大颠亲自送韩愈到寺院门外的小桥边,韩愈深为感动,随手脱下官袍,送给大颠作留念。后人就在此建“留衣亭”纪念俩人的友谊。

韩愈在《与孟简书》有:“潮州时有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以为难得,因与往来。及祭神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

干丛果

祖师大颠禅师创寺之后,曾手植荔枝千株,素日亲持净瓶浇溉,花木蔚茂。每当盛夏,佳果累累,信众可随意采摘止渴,然贪心者携归则化为乌有。

关于千丛果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传说韩愈曾三次到灵山回访大颠。其中一次适逢炎夏,大颠命徒到山下买岭南荔枝让韩愈解渴。韩愈却说:“寺院附近,皆为沃地,乃植荔佳土,师为何捧着金饭碗讨饭?”大颠听了,甚觉有理,逐命众徒在山坡植荔枝。后来的灵山寺荔枝林就被定为八景之一--“千丛果”。

又有传说,当年大颠禅师亲栽荔枝千棵,自置铜瓶,名甘露瓶,一瓶遍灌千树。大颠圆寂后,瓶失树枯。现有荔枝林,为寺僧重植。

舌镜塔

“舌镜塔”是灵山寺创始人大颠和尚的墓。唐长庆四年(824年)大颠在这里“圆寂”,时年93岁,埋葬于寺侧。它是潮汕地区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完整的古墓。

为什么叫“舌镜塔”?

据明代《隆庆潮阳县志》载:大颠墓塔建后三年,开塔重修,僧人见大颠尸骨容颜如生,头发指甲俱长,于是未搬动而重建;唐末又重修,开启墓塔后,见大颠尸骨已化,“唯舌根尚存如生”。修复后人称“瘗舌冢”;宋朝至道年间,县秀士郑士明又开塔修墓,见塔中舌根已溶化,仅存“古镜一圆”,所以后人称“舌镜塔”。

这座墓塔的形制为唐代风格,外观是一个倒悬的圆钟形,底座八角形,四周刻有花卉飞龙走兽图案,雕刻和造型都具有唐代建筑古朴粗放、庄重浑厚的特点。由于这座墓塔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78年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寒凝子
  • 趣闻 安之若素
  • 趣闻 世博
  • 趣闻 歆美
  • 趣闻 子骞子
  • 趣闻 翰林酱
  • 趣闻 冷月轻吟
  • 趣闻 冰云
  • 趣闻 城太深
  • 趣闻 彼岸花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