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宰相叶向高(3)
寻欢客
叶向高的结局如何?
魏忠贤十分仇恨叶向高,而当时朝士与魏忠贤相对抗的都倚仗叶向高。魏忠贤于是时时抓住一些细小的事用以困扰他。叶向高为此多次乞求罢官。天启四年(1624)四月,给事中弹劾左光斗、魏大中交结汪文言,招权纳贿,熹宗皇帝命将汪文言关入诏狱。叶向高说:“汪文言入内阁办事,实在是臣上疏奏请的。左光斗等人交给汪文言的事既属暧昧,臣看汪文言显然有罪,请陛下只治罪一人,而对其他的人稍加宽大,以消除士大夫的灾祸。”因此极力请求从速罢官。当时魏忠贤想大逞淫威,又惧怕朝廷里有众多正直的大臣,只能伺机而动。所以当他得到给事中的奏疏时甚是欢喜,想借此罗织东林党的罪状,但终究害怕叶向高这位旧臣,连左光斗等人都没有加以治罪,不得不只问罪汪文言一人,然而东林党之祸却自此兴起。
至天启四年(1624)六月,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叶向高认为事情已经决裂,深深感到这样不是办法。廷臣相继数十次上疏抗争,有人劝叶向高发下魏忠贤的罪状,立即可以决胜。叶向高顾虑魏忠贤不容易除掉,只要内阁大臣从中极力挽回局势,仍可以希望没有大祸。于是修疏上奏,称魏忠贤勤劳,皇帝对他宠信优厚,盛名难负,应解除他的事权,听任他回自己家里闲住,以保全始终。魏忠贤很不高兴,假称熹宗皇帝的圣旨,历述自己的功劳,洋洋百余言,叶向高感到震惊说:“此非太监所能写出的,必定是有人代他起草。”经过探听得知是徐大化所拟。魏忠贤虽然愤恨,还是因外廷的势力强盛,不敢加以迫害。魏忠贤的党羽中有人建议他大规模制造冤狱,魏忠贤的主意才决定下来。于是工部郎中万某因弹劾魏忠贤被廷杖,叶向高极力施救不及,万某死于杖下。
没过多久,御史林汝翥也因反对阉党被廷杖。林汝翥害怕,投奔遵化巡抚衙门。有人说林汝翥是叶向高的外甥,一群太监便围攻叶向高的住宅,大肆鼓噪。叶向高看到国事已无希望,乞求辞官归里的奏疏早已达二十余次,至此更加极力恳请。于是熹宗皇帝命令加官太傅,派人护送回去,所赐给的礼物超过礼仪典章的规定。不久,准许他辞去太傅,有关部门每月供给米五石,轿夫八人。
叶向高罢官以后,朱国祯等相继为内阁首辅,时间不长也都罢官而去。进入内阁的都是小人,清明廉正之士无所依靠。魏忠贤首先诬陷杨涟、左光斗等人,使他们先后惨遭凌辱杀戮,朝士中的异己者多被降调革职,善良正直的人从此为之一空。天启七年(1627)八月明熹宗病逝,叶向高也于同月逝世,年六十九。崇祯初年,追赠太师,谥“文忠”。
大明最有理想抱负的首辅叶向高 为何会有个“污秽”的小名?
在张居正之后,大明最有理想抱负的首辅应是叶向高了,他在万历、景泰、天启年间三度出任内阁首辅,叶向高不仅为官清廉,处事谨慎,而且也一心要挽救危机四伏、国政日非的明室江山。可惜的是,纵然叶向高心比天高,但所遇到的都是昏庸之主,其抱负始终无法实现。
说起叶向高其人,就不得不谈谈他的出身,他有一个奇特的小名叫做“厕”。翻开中国几千年历史,将厕所这样污秽的字作为小名的,大概仅此一例了。但叶向高的这个小名,却是有一番故事。
叶向高是福建省福清人,那里是闽东近海地区。在明代,这片区域倭寇猖獗、海盗频出。叶向高的父亲叶朝荣,是广西养利知州,人到中年一直膝下无子,于是便在老家续娶了一位林氏姑娘为妾。第二年,林氏怀孕,即将要临盆时,刚好赶上海盗登岸抢劫。
当地民众于是纷纷避走逃难,林氏也在难民的队伍之中,跑到中途时动了胎气,仓促之下,只得避到一家民厕中生产。在秽臭难闻的厕所中诞生的婴儿便是叶向高。
林氏在坐月子期间,一直逃亡在路上,曾几次突遇海盗,避入深林,同行的妇女为了自身安全,不惜让怀中啼哭的婴儿窒息死亡,这些难民们也要林氏效仿,林氏执意不肯,最后只得离开人群,一人逃入深山,等到海盗散去之后,林氏已经九死一生,双腿溃烂不能行走,而叶向高也是奄奄一息。
数十年后,叶向高登上了首辅之位,每当他回想起这段往事后,便会潸然泪下,他流泪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的母亲。当母亲去世之后,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墓志铭,而他自己,依然用着“厕”这个小名,以纪念自己伟大的母亲。
古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话同样在叶向高身上得到应验。万历七年(1579年)叶向高高中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叶向高考中进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任编修,此后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
叶向高初入仕途的经历和张居正惊人的相似,万历二十六年,叶向高调回京师任左庶子,这个官职属左春坊,是专门负责太子学习的机构。万历皇帝下诏让叶向高担任太子的老师,用明代官方语言来说就是“充皇子侍班”。
万历三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万历皇帝发了一道诏旨,任命退休在家的原礼部尚书于慎行、礼部侍郎李廷机、南京吏部右侍郎叶向高三人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同时,万历皇帝还将退休多年的大学士王锡爵任命为首辅。
不过王锡爵坚决推辞不到任,于慎行勉强到任,但已病得下不了床,到了京城一个月就死于家中。李廷机一上任便受到言官的猛烈攻击,这样内阁的重担,实际上落到了叶向高的肩上。
叶向高之所以被万历皇帝选入内阁,第一是他的学问,第二是因为他一直远离权力中心,没有树敌结怨,任用他各派力量都能接受。但是在万历的心中,他所希望的内阁首辅并不是像张居正那样精明强干励精图治的干臣,而是用来维持朝廷即将要败坏的局面,在后万历时代,首辅这个位置上,注定不可能再产生政治强人。
叶向高即使再有理想,在万历皇帝的消极怠政下也无用武之地 ,他所能做的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叶向高心灰意冷,辞官回乡。光宗登基后,召回了这位印象颇好的老师,让他还朝,只是光宗的诏书还没到叶向高手中,便匆匆去世。
熹宗接任后,仍按父皇的意愿,促使叶向高还朝,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叶向高回到了阔别六年的北京,再次担任首辅。
虽然叶向高在担任首辅期间,遇到了重重阻力,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和魏忠贤周旋,这些天启朝的内阁和宦官之间的争斗暂时不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叶向高登上首辅之位三个月后,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给张居正彻底平反。
天启八年,叶向高在家乡病逝,享年六十九岁,我们用“孤臣白发三千丈”来形容这位三朝首辅叶向高的一生,应该是最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