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洛带镇古镇及旧时会馆(4)

曼寒子

大门内为近800平方米的大坝,四周建筑以廊庑相连,献技楼(戏台)位于正门后部,由22根石柱组成构架,共分4层,第一层为大门,第二层(献技楼)面向大坝,楼上栏板上遍布木雕,共刻有19出川戏演出场景,显示了人神共娱的欢乐场景。清代成都竹枝词中有许多描写陕西会馆唱戏的趣闻。一则云:“会馆虽多数陕西,秦腔梆子响高低。观场人多坐板凳,炮响酬神散一齐。”一则云:“戏班最怕‘陕西馆’,纸爆三声要出台。算学京师戏园子,迎台吹罢两通来。”旧时成都会馆唱戏,开场、散场俱不限时,唯陕西会馆与众不同,开场以放爆竹为节,三节(响)后戏班若不开场,即无复召(这种开场仪式是学京师民俗。

京师各戏园开场前必先打锣鼓点子,称“打三通”。“三通”之后则示人齐开场,其中“打头通”又叫“吹迎台”)。散场则以放炮为号,炮响之后众人齐去神庙叩拜,各散归家。因此远近的戏班子最怕到陕西会馆演出。这是因为陕西会馆会众中一向巨商大贾多,处处显示见多识广,刻意夸耀与众不同所致。除会期的演艺活动之外,每年元宵节均要耍龙灯,成都城内湖北黄州会馆的龙灯耍得最好,堪称一绝。过了元宵节还要唱灯会,多上演四川胡琴戏,剧目多为《驼子回门》、《送妹》、《广东人上京》等诙谐幽默的剧目。

成都洛带镇古镇及旧时会馆

客家火龙是颇为刺激、野性、热闹的舞龙。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一个苦难深重而又卓尔独行的民系,他们在用一种浴水的舞蹈,诉说他们的历史和精神。客家火龙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刘氏族人。刘氏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有300多年了。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刘家龙分为火龙和水龙。

火龙七节,水龙九节。夏日伏旱,水龙则大显身手,是为祈雨;初一到十五,火龙则每日飞舞,是为祈福。舞龙者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用烟花喷龙,前后追躲。烟花是吉财的象征,烧得越红,吉财越旺。因此,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民俗表演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俊浩
  • 趣闻 艳娇氏
  • 趣闻 弘懿氏
  • 趣闻 孤独者
  • 趣闻 子诺桑
  • 趣闻 假情意
  • 趣闻 少年决恋i
  • 趣闻 飞掣
  • 趣闻 布噻呦
  • 趣闻 傲锡吟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