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五圣(2)
如寒君
9、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约686~760前后)唐代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诏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时。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quot;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吴道子绘画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石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
10、茶圣陆羽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研究经学坟典被视为士人正途。像茶学、茶艺这类学问,只是被认为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与其他士人一样,对于传统的中国儒家学说十分熟悉并悉心钻研,深有造诣。但他又不像一般文人被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茶这种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自号桑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陆羽是个弃儿,自幼无父母抚养,被笼盖寺和尚积公大师所收养。积公为唐代名僧,据《纪异录》载,唐代宗时曾召积公入宫,给予特殊礼遇,可见也是个饱学之士。陆羽自幼得其教海,必深明佛理。积公好茶,所以陆羽很小便得艺茶之术。不过晨钟暮鼓对一个孩子来说毕竟过于枯燥,况且陆羽自幼志不在佛,而有志于儒学研究,故在其十一、二岁时终于逃离寺院。此后曾在一个戏班子学戏。陆羽口吃,但很有表演才能,经常扮演戏中丑角,正好掩盖了生理上的缺陷。陆羽还会写剧本,曾“作诙谐数千言”。
陆羽与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过往甚密,皇甫兄弟同样对茶有特殊爱好。陆羽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诗人,艺术的薰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结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
11、兵圣孙武
孙武(约前551—?),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和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其曾祖父、祖父都是齐国名将,在对内对外战争中立过赫赫战功。家学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喜爱兵法,渴望探求战争制胜之道,以备将来登坛拜将,沙场点兵,在战争舞台上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孙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家之祖”和“兵家之师”,除了他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留给后世一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该书有13篇,共5000余字。但这短短的几千字里包却含着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和发展军事理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第一个为《孙子兵ā纷髁讼低车淖⒔猓笕搜芯吭擞谩端镒颖ā反蚩朔奖阒拧!端镒颖ā吩谑澜缟弦簿酶菏⒚?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29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向人透露:他的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其实在2500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就可以找到。他也确实对孙武及其著作深感兴趣,不仅为《孙子兵法》英译本作序,还在自己的得意之作《战略论》前面大段引述孙武的格言。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都奉命携带一本《孙子兵法》,以便在战场上阅读。
12、谋圣张良
汉初大臣,字子房,传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人,祖与父相继韩昭侯宣惠王等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传说他逃亡至下邳(今江苏)时,遇黄石公,后来刘邦、吕后合谋暗使丞相萧何巧设机关,并以密友身份亲自诱捕韩信入长乐宫内,以谋反罪名由吕后急令处死,韩信全家抄斩。一代开国元戎,千古军事奇才的韩信,却遭灭族之祸。从而张良遁隐深山,以仙侣为伴,不食凡间五谷,追随仙踪,与世隔离了。
张良看承谋士的楷模,被后人尊为“谋圣”。
13、木圣(科圣)张衡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14、药圣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孙氏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勤学苦练,20岁精诸子百家学说,善言老庄,又好释典,兼通阴阳,推及医药。隋、唐两代皇帝都召他做官,他却无心仕途,晚年从事医学著述,是文史医药全面均展、多才多艺的杰出人物,尤以医学为最。孙思邈是因病治医,勤奋成家的。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他的高尚医德,是大医精诚与高超医术两相结合的医德规范。他在学术界也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一直熏陶着代代医家。孙思邈把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
他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一书中写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大医之体……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酝禄兼陈,看有若无。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
上述的寥寥片语,已将孙思邈的高尚医德情操,展示在人们面前。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的成就在于:首先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很深的研究,为后世研究《伤寒杂病论》提供了可靠的门径,尤其对广义伤寒增加了更具体的内容。他创立了从方、证、治三方面研究《伤寒杂病论》的方法,开后世以方类证的先河。《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广泛吸收各方面之长,雅俗共赏,缓急相宜,时至今日。很多内容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千金要方》是对方剂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直至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在阅读仲景书方后,再读《千金方》,真能大开眼界,拓宽思路,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15、谜圣张起南
张起南,字味鲈,号橐园,福建省永定县陈东乡窑下村人,公元1880年左右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读书人。他哥哥张超南是光绪年间进士,曾任湖南省布政使(掌全省民政、财政、人事大权)。因此张起南自幼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他有过人的天资,《永定县(民国)县志》赞他“生有夙慧,过目成诵”,与其兄并称为神童兄弟。起南十六岁参加童子试,经县、府、院三试连捷,中秀才,补官学弟子。当时西学东渐,有识之士早已倡言变法维新,科举接近废除,因此起南亦未继续科考。他“浏览群书,博闻强记,为文挥笔立就,骈散俱工,诗词歌赋,皆所擅长”曾在永定县受聘教书,他讲授《四书》时,不但能熟记文章,而且连朱熹的批注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使学生十分惊佩。由于他文章好,得到各方人士的看重。当时江西巡抚胡鼎臣中丞曾多次邀请他到江西当官,但他谈于仕进都予谢绝。
辛亥革命前,张起南之兄超南在湖南当官,起南随居湖南辰州。当时,他风华正茂,才情横溢,与当地名流如王闿运太史(字壬秋,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曾讲学于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夏荑恂观察(湖南一道员)等多有交往,常常结社赋诗,极为相得。王闿运极佩服起南的诗词,称其诗“气魄无敌,遇之当退避三舍”。后辰州郡守刘仲鲁聘请张起南任辰州中学监督(相当于今校长)。起南认为教书育人较官场清高,便满口答应,而且一任多年,成绩卓著。起南教学,重视开发学生智力,提倡课余研究“隐语”,搞猜谜活动。起初在校内搞节日灯谜,作为益智活动,寓教于乐。以后推广到社会,大受各界人士欢迎,并创办“蓬莱灯社”,影响更大,被推崇为“谜圣”。起南谦虚,自称为“谜癖”。
光复之后,超南、起南兄弟均居北京,他们联合当时谜坛高手如樊增祥、高阆仙、刘春林等,发起组织“北平射虎社”,发展社员三百余名,他们设台征猜,出版谜书、谜刊等,极为活跃,影响很大,形成北派谜宗。北派的特点是敢于创新。他们一反清中叶以来,专以《四书》、《五经》为作谜依据,用典怪癖,晦涩难懂的谜风,而把创作题材扩展到社会生活、农商交通、科学技术以至外国名词等各个方面。他们也常用七言、五言诗句作谜面。张起南自己就创作了许多谜语,其谜面为通俗易懂的五、七言诗句,而底、面扣合巧妙的谜语,如
1、点水蜻蜒款款飞(打一字)(谜底:汗)
2、云破月来花弄影(打一字)(谜底:能)
3、雨余山色浑如睡(打一字)(谜底:雪)
4、春雨茁新苗(打一字)(谜底:秦)
5、落照雁行斜(打一字)(谜底:是)
6、不是姻缘也碰头(打一字)(谜底:韵)
7、一骑红尘妃子笑(打一成语)(谜底:行必果)
张起南创作的这些佳谜,一时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而且其制谜手法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能不拘陈格,独树一帜,且构思巧妙,取材广泛,开辟了不少新谜目,如猜天文、地理、图画,音乐、西文、司法、教育、交通等词,大大开拓了谜路。
1915年,张起南将多年研究心得及所制所集谜语汇集成册,刊行于《橐园春灯话》二卷。此书集灯谜之大成,不仅有谜条,而且有关于制谜、择面、谜体、用格以及谜风等方面的论述,对灯谜的各种技巧作了探讨和总结对灯谜的普及、提高,创新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被誉为理论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灯谜巨著。至今仍被谜家奉为圭臬。
一九二二年,张起南居留湖南衡阳,由于他在文坛、谜坛上的声望,使当时驻衡阳的两湖巡阅使吴子玉(佩孚)十分仰慕,敬之如上宾,常邀请起南饮酒赋诗,并多次诚心请为幕宾。但起南淡于官场利禄,终未应命,仍然专心研究谜语,又出版了《橐园春灯续话》二卷。以后起南与广东黎国廉合编印行了《张、黎春灯台选录》共八卷,此书集谜语一万多则,于1940年在广州发行,现已由广东图书馆编为广东文献。起南除研究谜语外,对诗词、书法造诣也很深。印行有《橐园诗词文集》四卷。并有书法著作《汉隶碑帖》稿,未及付印已染重病于1925年逝世于湖南衡阳,终年四十六岁。
才华横溢的谜坛巨擘张起南,一生制谜数以万计为中国谜语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其谜语著作在中国谜语史上起着里程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