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县榔梨镇陶公庙会
小清新
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正街,汉代榔梨所属为临湘郡(今长沙)治。榔梨镇处于浏阳河畔,城市之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而陶公庙又踞山带水,闹中有静,是乐静读书、参禅悟道的好去处。
陶公庙建于梁天监初年(公元502——519年),距今1506年,是当地士民景仰陶淡(晋太尉陶侃之孙)和陶烜的清名盛德而兴建的。陶淡和陶烜是叔侄,两人弃家修道,结庐修炼于榔梨临湘山,后羽化成仙,成为体恤民生、有求必应的肉身菩萨。陶公庙因此而闻名于世。
陶公庙始为茅庵一椽,后历朝修葺,不断扩建,特别是清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进行大建,形成了今日的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庙宇,由山门、戏楼、石级、大殿、侧殿形成的庞大建筑群,整个建筑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匠人的高超技艺,无论屋脊、爪角、照壁、墙头、照梁、吊檐、踢脚、栏杆、斗拱、门窗都恰到好处地选用了堆塑、雕刻、彩绘等多种艺术手法加以装饰,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
旧时庙会抬菩萨出巡,都由官府迎送。1688年(康熙二十六年),湖南大旱,湖南巡抚赵申乔亲赴榔梨陶公庙迎接陶公真身菩萨进城求雨,仪式过后,果真“天忽大雨,水盈尺”。因此,陶公庙从建庙起,就一直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和保护。清咸丰二年(1852)清廷初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烜为福佑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又分别加封“昭显”和“灵应”真人之称,并下旨将陶公庙祀列入礼部春秋祭祀名单。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与八月十七是陶公真人叔侄的生日,因而每到这两个吉日,陶公庙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庙会。庙会当天,无论是本地还是外地人齐聚此处,拜陶公,烧福香,香客云集,达近十万人流量。
灯笼串串枝头闹,花鼓飞车狮舞中。每年的正月十三逛庙会、拜陶公,成为了榔梨人世代沿袭的习俗,市民或携儿带女,或与邻友结伴,赶到“六朝遗庙”陶公庙祈福新年。陶公庙与麓山寺、开福寺并称为长沙三大古寺庙,除却本地人会来到陶公庙祈求平安,更有不少外地香客慕名而来,每年庙会的人流量可达十万。
近年来,街道在庙会开展舞狮舞龙表演、组织梨江书社的成员们现场泼墨赠字……榔梨陶公庙会已经成为了一块愈加闪亮的文化招牌。
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前来赶庙会、朝拜的香客成千上万,其中有来自川、鄂、豫、浙、闽、赣、粤、桂等地的香客。他们对陶公菩萨虔诚至极,用“朝肉香”的形式(将小香炉用线吊于手肘皮下)顶礼膜拜。
每次庙会,古戏楼上照例是好戏连台,长沙城里的戏曲名角都登台演出,有湘剧,也有京戏,整天整夜的连演连唱。唱得精彩时,有钱人争相往台上抛赏钱,穷人家则为之喝彩……。庙坪里,玩龙、舞狮、罗汉舞、竹马灯等竟相上场,庙会成了百艺汇集之所。
庙会期间,商贾云集,买卖和交换物资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时间,香火鞭炮不绝,香客、戏客人涌如潮,热闹非凡。这自然促进了陶公庙四周的经济繁荣。人们因为庙会的需要,结庐成市,首先形成了“三仙街”,接着逐渐形成了今日的望梨镇。因此,有民谣云:“望梨街上不作田,两个生期吃一年”。
陶公庙会已经延续了1500多年,是长沙难得一见的民间节会。如今,庙会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舞狮舞龙表演、体验民俗文化、品尝地道美食……,陶公庙会也成为了长沙县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