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三井村

战役女郎

河南林州三井村

三井村位于林州市桂林镇中心地带,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背靠狮泉山,面对淅水河,村前是一片良田,村南是著名的古桥望仙桥,交通方便。

三井村因水而骄傲。据三井村中二仙庙碑文记载,东晋元兴元年,天大旱,水贵如油,附近的百姓于此地掘井求水,开凿出水井三口,村子因此而得名。由此看来,三井还是一个距今1600年以上的古村落。其实现在村子并非只有三口井,因为这儿的水源丰富,地上、地下,山涧、山壑,随处往下刨,深不及丈,就有清澈甘洌的泉水冒出来,所以村里的井特别多。路边、地头、村口,甚至人家的院子里都有,整个村子就像是由“井”这一纽带把家家户户联结在一起。生产队时期还有好几十口老井,只是后来渐渐不用,才相继荒废了。东边的悬崖下悬一道泉水,雨季淅淅沥沥,旱天滴滴答答,汇成了一个小池,叫金鸽泉,很有诗意的名字。周围用方正的石块砌着,感觉很有灵气。

紧傍金鸽泉的西边,有一口古井,地下水咕咕嘟嘟地往上冒。据上年纪的老人讲,活了一辈子,也没见其干涸过。奇怪的是,也从没有人见到泉水溢出来过。用与不用,用多用少,井里的水离地面永远是那么深,由此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三井村的村民老远来这儿种地、植树,喝的、用的都是这里的池水和井水。

三井村北有座山,形状如一头卧狮。山下有一山泉,泉出成小河,南流汇入淅河,此山便被唤作狮泉山。三井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背靠青山,重峦叠嶂,南临淅河横贯东西,左右高岗环绕,高不招风,低不伤水,土厚水旺,藏风聚气,山下绿树掩映,奇石嶙峋,野花烂漫,杂草丰茂。灵巧的鸟儿择木而栖,叽叽喳喳;可爱的小动物腾挪跳跃,不时出没。狮泉山下,狮子的怀抱之中,有一长约五里的深谷,叫后寺沟。后寺沟名字的来历,是源于金鸽泉旁有一座圆通寺。建寺年代已不可考,有人说是在北宋宣和年间。但据重修碑文记载,有近千年的历史该是确信无疑的。又据碑文载,最盛时寺里有18名和尚。这个数目,自然不能和名刹大寺相比,但在偏远的山村,这已是相当可观的了。天下名山僧占多,僧既然肯占,必然是山好水好的宜居之所了。

只是这寺后来或毁于兵燹(xiǎn),或没于洪水,早已杳无踪迹。现在重建的庙宇在离此百步之外更为开阔的地带,有大佛殿、观音堂、关帝庙等几处建筑,还有东西厢房,颇为气派。平日前来烧香许愿的善男信女极多,很是红火。一条山间小路也铺成了水泥大道,两边垂杨绿柳,山梨野杏,风景怡然。

从省道302上可以看见村边一个小渡槽,渡槽上刻着“三井村光明路”几个字,渡槽后就是三井村。路边有一座房子是五间楼房,楼房窗台下边用青石垒砌,以上使土坯砌筑,前面用石灰抹光,其余几面抹的是泥,前面正中开两个板门,两侧分别设两个窗子,楼上开五个方顶窗子,房坡用灰色小板瓦盖,硬山脊。房子外边用土坯垒院墙。一座临路边的五间楼房,下边用青石砌,窗台以上使土坯垒,前面左二和右二各开二板门,其间辟有方棂窗子,楼上开有五个方形窗。灰板瓦,硬山顶。路边的房子多是新建的水泥结构二层楼房,开着新式的大门窗,钢筋水泥平顶。

在村中心位置的一口古井边,矗立一座烈士亭,亭内立三通石碑,以纪念在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的三位烈士,昭彰其革命功绩,激励后人。

村南一里之遥,便是潺潺东去的淅河。河上的望仙桥,桥南的神山观,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还是三井村的外围屏障。

2006年5月19日,三井村村民在村南的田地中用铲车取土时,突然铲出了数块大青砖。一看青砖下是一个古墓,林州市文物管理所得知情况,立即赶到现场,展开抢救性发掘。5月20日,文物工作人员清理完墓室内填埋和淤积土层后,展现在众人眼下的是一座精美的墓穴。墓穴为圆形,墓壁用古代的大青砖所砌,墓内雕刻精致,有门窗、斗拱、立柱、覆莲、莲瓣,窗棂上雕刻有簇四球纹;壁画精美,壁画使用土朱颜料,用墨线勾边,画有帐幔、流云和10个人物。整个墓穴俨然是一座宫殿的缩影。经初步测量,墓室高4.05米,直径为2.52米.从壁画中的人物来看,这些人物都着宋金时代的服饰,此墓应该是金墓;墓室虽小,但是结构精致、繁缛,为砖雕仿木三层楼阁式,这种墓室结构在全国都很罕见;壁画中的人物有的在做厨工,有的手持托盘上水果,有的在恭敬站立,形象生动,表情丰富,他们都是侍奉墓主人的侍者。

经文物工作者及时清理,发现墓中有男女骨架各一具,为夫妻合葬墓。墓中陪葬品有白瓷碗3只,其中大碗口径18cm,小碗口径8cm,一碗残破;铜簪2枚,一枚完整,长13cm,一枚残破,长8cm。瓷碗为磁州窑系民窑白瓷,应为彭城窑(位于今河北省峰峰市)产品。

这座古墓墓壁用大青砖砌就,墓内雕刻精致,壁画精美,人物造型惟妙惟肖,最终确认这是一座金墓。其砖雕仿木三层楼阁式建筑结构,在国内发现的宋金墓葬中十分罕见,一时在考古界引起轰动,后来墓室被整体搬迁到林州市博物馆保存。

近些年,该村积极开展绿色生态乡村建设,通过房前屋后和路旁绿化,使村内生态环境宜人;村民们还在山坡上栽种了400多亩李子、桃子、苹果和核桃,把昔日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内容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