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二十四景(8)

我自知

莆田二十四景之梅寺晨钟

梅峰光孝寺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简称梅峰寺。“梅寺晨钟”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梅峰宋代名“梅子岗”,山上广植梅树,建有观音亭。相传涵江富商李泮夫妇于亭中祈子而生李富(1085—1162),因此宋元丰八年(1085)舍地百余亩扩亭为寺。宋崇宁二年(1103)寺成,时邑人太师蔡京当国,宋徽宗赐额“梅林佛国”,次年赐名崇宁禅寺,宋政和元年(1111)敕改天宁万寿寺。宋廷南渡后,宋绍兴七年(1137)改名报恩光孝寺,宋绍兴十二年(1142)更改为梅峰光孝寺,沿用至今。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寺毁于倭患,万历年间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几座。1979年以来,在海外侨僧的支持下,梅峰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现占地面积1.83万平方米,建筑布局近似于广化寺,这座“城市山林”显得更加气派。梅峰寺已被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开放寺庙。

该寺坐西朝东。赵朴初题写寺名的山门牌坊临街而筑。进入山门,沿254米长的中轴线拾级而上,依次为天王殿、瞻拜亭、大雄宝殿、法堂兼藏经阁、大悲殿。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的后檐角各有一对宋代瓜楞石柱;“梅峰”石额是明代南京大学士朱继祚手迹。其他石柱联中尚存明清名人手迹。清代光绪元年(1875)建的瞻拜亭两侧,新建的三层钟鼓楼飞檐翘角、凌空欲飞。两廊还有配殿堂舍十余座,与主体建筑物连成一片。

“上界涌天花重现莆阳名刹,元丰开佛国长闻梅寺晨钟”。这幅题写在天王殿前面廊柱上的楹联概括了该的历史和特色。梅峰寺原有一口宋绍兴年间由名匠蔡通铸造的铜钟。传说,钟挂上后,老和尚要北上,临行前嘱咐小和尚,要等一天后才能敲钟。可小和尚性急,刚过半天就敲钟。老和尚刚走到江口桥北福清境内的翁山脚下,听到钟声只好折回。后来老和尚闻钟的地方就叫“钟前村”,该村距梅峰寺五十华里。要是小和尚遵嘱行事,这口钟就可以传声百里。前人有诗赞道:“何处钟声出晓烟,梅寺别有上方天。离离欲送风花落,点点曾添露草鲜。未了参禅传法语,由来竟梦唤沉眠。清音可卜阴阳事,还忆当年蔡氏贤”。可惜,清光绪十三年(1887),驻在钟楼上的清兵不慎失火,楼钟俱毁。现在的铜钟是民国初年仿宋钟模式重新铸造的。钟高1.64米,外径1.04米,唇厚0。05米,重约1500公斤,钟身铭刻《大悲咒》和《钟咒》。今钟虽不如古钟神奇,但也悦耳动听。每当晨曦初露,浑厚绵延的钟声从寺中频频传出,唤醒了这座千年古城。

梅峰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80年代建于山巅处的大悲殿。梅峰海拔虽仅55米,但兀立城中,加上高22米、三重檐、悬栏高阁式的大悲殿,就显得格外宏伟壮观。殿中一尊高14.2米的观音坐像,高度为八闽之最。据说,仅金身贴塑,就用去黄金1.5公斤。殿中有罗丹(1904—1983)书楹联一对:“峰顶参梅花,听来百八钟声,声声入悟;门前对沧海,看遍万千春色,色色皆空。”殿后有阶级可登殿走马回廊。置身廊上极目远眺,不但莆田市区尽收眼底,而且可以望见壶公山、九华山之间一马平川的南北洋平原,乃至烟波浩淼的兴化湾。

莆田二十四景之东山晓旭

东山是东岩山的简称,原名乌石山,因其山势如麒麟,又名麟山。该山位于莆田旧县城北部,胜利北路西侧,海拔69米。2002年划人荔城区管辖,是清代标定“莆田二十四景”的首景。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东岩山的建筑群主要集中在向阳的山坡上,自南而北随山势上升,依次为麟山祖祠、东山妈祖宫、报恩东岩教寺。

麟山祖祠旧称宗孔堂,俗称“三教祠”,奉“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明代宗教改革家,曾在这里聚徒讲学,倡“道释归儒,儒归孔子”的“三教合二”学说,世称“三教先生”。林兆恩门徒遍天下,且代代相传。在他生前,南京、北京等地就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这里的三教祠就被尊奉为“麟山祖祠”。祖祠建筑群包括牌坊、三门、拜亭、正殿,以及林龙江纪念馆。正殿系明代创建,清代重修;梁架斗拱为清代之物。其他建筑物则是近年修复或新建的。正殿后有树龄达1600多年的晋代古樟,胸围13.8米,高15米。古樟系分西、南、北三股,1997年偏西的一股颓然倒地,今剩南北二股,上面依然青枝绿叶显露生机。北股地表处看不到韧皮部,不知它是如何汲取养分的。古樟的奇绝之处就在这里。莆田二十四景之东山晓旭

“贤此心,圣此心,天地亦此心,主敬最要;家吾事,国吾事,宇宙皆吾事,集义为先。”——正殿中的这副楹联透露了林兆恩倡导的“三教”宗旨。嘉靖年间,莆田遭受倭患、瘟疫的双重煎熬,数以万计的黎民陈尸郊野。林兆恩和他的门徒不避腐臭移尸焚化。1996年,东山西侧发现层层叠叠的骨灰罐两大坑,就是他们行善积德的实物佐证。后来,群众集资在山顶偏西建起庙宇式的“明代倭难义冢”,既可宽慰古代亡灵,又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东山妈祖宫是20世纪50年代初从莆田城中心文峰宫迁来的,民间俗称东山文峰宫;宫内有两尊宋代木雕妈祖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宫前有古石刻“溪山第一”。该宫早年格局较小,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陆续增建了梳妆楼等建筑物。

报恩寺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几经兴废。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僧舍、爬山廊等,而以石塔最为有名。

报恩寺石塔建于宋绍圣年间(1094~1098),座落在大雄宝殿与观音殿之间的中轴线上,高约15米,三级,空心,八角形,四面开拱门。内壁砌有悬挑条石梯级,可登至二层。塔基八面浮雕有37只狮子,各具情态,生动逼真。护卫四个塔门的金刚力士身披甲胄拄剑而立,神态雍和,造型古朴。塔檐和攒尖塔顶仿砖瓦刻饰,造型优美而负势向上,宋代我国南方的寺院布局尚无此例。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有些专家认为,石塔可能是在隋代砖塔的基础上改建的。

建筑群东侧原有一片古松,古松东侧有巨石,过去都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那百余株古松就像百余条巨龙拔地而起,盘旋凌空,即使无风的日子,走在古松下的小路上,也会听到头顶松涛飒飒的呼啸声。可惜经过20世纪中叶的动乱浩劫,古松被砍的仅剩数棵,如今新植的幼松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20世纪末开辟了东岩山公园,在东北坡直至山顶建起了亭台楼阁,均建东岩山碑林。

相传唐代高僧妙应禅师曾留下“乌石山前,官职绵绵”的谶语。后人印证道:“宋以后莆中林、陈、方、黄、宋、刘、王、郑、李九大姓簪缨不绝,皆居山下也。”南宋大文豪刘克庄住在山下,写有《乌石山》诗,回忆童稚时期在山上游玩的诸多乐趣。

晴天若起个大早,在这里可以看到通红而不耀眼的朝阳在海云的屏幕中冉冉升起,那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致就是“东山晓旭”了。

莆田二十四景之石室藏烟

天开石室是何年?洞里浑疑别一天。

古树涧含千嶂雨,疏钟撞破隔林烟。

登高客忆茱萸酒,解渴僧分竹笕泉。

咫尺西北长在望,不须榻供白云眠。

清末翰林张琴(1876—1952)的这首七律生动地点明了石室岩的特色和位置,城厢西郊凤凰山山腰。

沿着山脚的蹬道拾级而上,越是靠近石室岩,巨石就越多。路旁石间,有十余株百龄老杜枞拔地而起,摩云擎天。道左有一石,篆刻“伏虎岩”三字,笔势遒劲,莆田二十四景之石室藏烟系宋代司法参军方左铖所书。路右也有一块摩崖石刻,石下有清泉汨汨流出,注成一洼,常年不涸,任凭游人解渴洗手。从这里蜿蜒而上,进入题有楹联“觉路传灯分作月,空心无物只藏烟”的山门,便到了石室岩寺。

传说该寺初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开山祖师是高僧黄妙应,其后几经废兴。寺后有明代七级砖塔,旧有木檐栏己毁。该塔用巨砖砌建,四角空心,每级四面有佛龛,形制与西安香积寺的唐建砖塔相似。砖塔高约20米,如一支硕大无朋的金鞭直插青天,塔顶长着一株山榕树,使苍老的古塔显示出一线生机。据说,宋代这里是一座五级石塔,倾颓后才改为砖塔。砖塔是石室岩的标志,从市区远远望去,那满山苍翠中一柱挺立,像一个灰褐色的惊叹号。

寺的右侧是玉皇殿。殿前有一对玲珑剔透的盘龙八仙石柱,柱间还有石鹤石鹿。盘龙张牙舞爪,八仙腾云驾雾,鹤鹿也各具情态,栩栩如生,雕刻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据说,这一对石柱是清末从城内玄妙观移来的。殿中有近代邑人陈唐彬所书的王维诗联“九天阊阉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寺左后方约百米处有一石洞,洞的上方有一块长约两丈的巨石,形如舌头,故称“龙舌石”。民间传说,“龙舌”曾伸向东海汲水,如玉帝没有及时发现,就会把海水汲干。后来为了镇住龙舌,就在龙舌石前面盖了一座北极殿。北极殿几度坍塌,现存殿宇为20世纪80年代所建。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逐年抬高,“龙舌汲水”之说如能成立,北极殿势必会被摧毁,以拯救世界性的危机。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曾从石洞内发现石斧石磷,洞壁有烟熏旧痕,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洞中就有先民居住。佛教界相传妙应祖师曾在洞中坐禅多日。一天深夜,忽有两只猛虎闯到洞中,被祖师以竹杖、禅理制服。驯服后的老虎跟定祖师如影随形。祖师“坐则多日不食,行而二虎相随”,成为千古佳话。因而石室岩又名伏虎岩,妙应被称为伏虎祖师。

龙舌石之侧有海印洞,洞顶有榕树抱石而长,郁郁葱葱。龙舌石顶后侧建有凉亭,可东望城厢荔城两区和南北洋平原。

龙舌石、海印洞以及周围的大小石洞,构成了石室岩独具特色的洞穴景观。春夏两季,山间多湿气云雾,别处山头太阳一照,往往就云开雾散;石室岩则不然,这里地势凹陷,林木蓊郁,涧水充沛,空气湿度大,云雾不易散失,大洞小洞更是云雾藏身的好所在。这就是“石室藏烟”的秘密。

莆田二十四景之壶公致雨

传说壶公山原名胡公山,汉代有个姓胡的道人隐居山上,后来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后人取谐音为“壶公山”。但也有人认为山形如壶,因形得名。壶公山虽不太高,海拔仅710.5米,但它体势雄健,在广袤如茵的兴化平原上拔地而起,其相对高度接近绝对高度,显得格外抢眼,方圆数百里都能看到它的雄姿。

壶公山是个天然的睛雨表、气象台。由于该山濒临海湾且山势突兀,春夏季节,海洋暖湿气流受其阻隔,晚间气温骤降,形成云团雾气笼罩山头。如果早晨云消雾散,壶公山轮廓清晰,则是睛天之兆;如果早晨云穿雾绕,而且越积越多,积雨云中的小水珠就会化为雨点下落。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气象景观——“壶山致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先民仰望壶公山预卜一日阴晴,往往十拿九稳。

“方壶久伏海中洲”,宋诗人柯应东的诗句道出了壶公山的沧桑巨变。据史料称,距今一亿多年前,地球演变剧烈。从生物进化进程划分,属中生代;从地球地貌变化角度分析,那时正是造山运动时期,海洋里地块碰撞,加上地球内部高温高压岩浆的喷击,地貌极不稳定。那时的莆田也深受造山运动影响,形成了九华山一带强烈的地块升降现象。当时湄洲湾上升中的浮屿变成今天的壶公山。地质人员曾在山上发现有贝壳及船钉、船板残块,在山脚的古青宅等村落,还发现有海泥层及粘上海蛎壳的礁石类岩石。这些地质内涵证明了壶公山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绮思酱
  • 趣闻 红衣一袭
  • 趣闻 鹏飞君
  • 趣闻 卓尚
  • 趣闻 征战情书
  • 趣闻 克平子
  • 趣闻 阳冰君
  • 趣闻 富贵酱
  • 趣闻 书桃
  • 趣闻 思柔酱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