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舞蹈 竹竿舞(2)
雁凡子
黎族的竹竿舞难度最大
起源:黎族生产生活的需要
海南省著名舞蹈编导、海南省歌舞团艺术总监彭煜翔在建省初期来海南之前,就对竹竿舞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竹竿舞并非海南黎族独有,云南、广西等地的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跳竹竿舞的习俗,甚至连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也有竹竿舞。
“但是来到海南后,我才发现黎族的竹竿舞有其独特性。”彭煜翔说,和其他地区的竹竿舞相比,海南的竹竿舞以其造型多样、舞姿优美和难度极高而独树一帜。
据介绍,竹竿舞又称“打柴舞”,最初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选拔村寨中机智、勇敢、富有胆略的青年。因为竹竿舞一开始并非用竹竿,而是用又粗又重的树杆,有的上面还有刺,跳的人如果不小心被打到,不仅疼痛难忍,甚至还会受伤,因此需要跳舞的人胆大、心细。彭煜翔说,竹竿舞的产生完全是因为生产、生活的需要,除了选拔优秀青年外,竹竿舞的动作也是对黎族生产、生活的再现:从“磨刀”到“割稻”再到“打鹿”“青蛙跳”,然后是“恋爱”“结婚”等,具有很系统完整的顺序和步骤。
在国内外所有的竹竿舞中,黎族的竹竿舞动作难度最大,而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外地普遍采用4对竹竿,而海南却使用5对竹竿,而且竹竿随着音乐的节奏上下翻飞,时而脚下、时而头上,最惊险的时候,竟然有三对竹竿在头上、两对竹竿在脚下同时夹击,跳舞者稍不留神,就会被竹竿打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跳舞的黎族青年男女居然胜似闲庭信步,在竹竿的夹缝中随意追逐、打闹,而且还不时摆出梅花型、8字型等优美的造型,有的甚至还会做出腾飞、手撑地等超高难度的动作,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