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客家风俗
庚午桑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岭南一带叫“鬼节”,也叫“盂兰节”。然而,有些客家人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为什么呢?一说是宋代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时,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普度,以避兵扰。从那以后,人们就习惯于七月十四这天过节。二是来自闽西永定洪坑。传说当年有林氏两兄弟,分居洪坑、岩太两地,为报老母养育之恩轮流奉养之法,议定端午、重阳、中元三节提前一日在洪坑母亲处过,以尽孝心,如此几年竟成定例,沿袭至今。
中元节,客俗称“七月节”或“七月半”,是一年中三大“半”节之一(正月半、七月半、八月半)。福建长汀十三、十四日过荦节,十五日过素节,这三个晚上都要设素菜接太公太婆。十三日各家各户蒸发糕、芋子糕,或打糍粑,做黄米粿、灰水糈等分赠亲友邻居,谓之“结缘”。十四日接太公太婆“回家”领取祭品“冥衣冥银”之类,事前买好金银纸箔折叠成金银锭状,做好纸袋,袋上写上祖宗名字,装入纸锭,中午放在门前或天井中焚化,叫“烧包”。有的还烧给神佛,用红纸做包。十五日祭祀“野神野鬼”,实际上是普度无祀孤魂,晚上在门前路上焚烧金银纸张,在房屋四周插香谓之“烧夜香”。
昔日在乡村要举办醮会,叫“度孤”“放焰口”“打太平醮”等。客地原有上刀梯的风俗。“刀梯”又称“刀山”,用一根长5~6米的木头,两边插36把锋利的尖刀,竖立在方桌上,顶端系4根长绳,分拴在4根土柱上。上刀梯者为“觋公(男巫)”,他头裹红巾腰系红带,空手执刀刃赤足踏刀峰,一步一步登上刀梯,四周成千上万观众无不为他提心吊胆。爬上刀梯顶端后,觋公表演多种姿势,惊险异常令人叹为观止。赣地客人更加讲究,在七月半傍晚家家杀一只鸭子,将鸭血洒在纸钱上,然后点燃香烛,将纸钱和冥物一同焚烧,谓之送给阴间的亲人享用。
此外还有放河灯之俗。河灯是用上过蜡的红纸剪成荷花、鱼、船等形状,里面安上一根纸捻,入夜由僧人带至船上。僧人在船上设坛诵经念佛,敲敲打打,无非是追荐亡灵,祈求消灾降福。烧过祭文后,在河灯里注入灯油,点亮放入江中。在朦胧的月色中,波光鳞鳞的河面上漂浮着一盏盏红艳艳的河灯,飘飘悠悠地把人们带入神奇迷离的境界。村人扶老携幼赶来观灯,两岸人头攒动景致辞非常壮观。
放河灯是水陆道场中最后一道程序,本意是追荐亲朋中的亡灵,引导他们脱离无边的苦海投向光明的人生。相传这一民俗源于南朝,至唐代则有了固定的程序和系统的音乐,客家先民将这一古老的民俗从中原带到了南方。他们经连年的战乱长途的跋涉来到一地定居后,为了追荐因战乱和迁徙中故去的亲朋,每逢七月十五日或清明前后,便要请僧人做道场超度亡灵,飘飘悠悠的河灯带去人们对亲人的片片思念。但客俗在中元节忌放鞭炮,据说中元节上祖亡灵返阳享供,如放鞭炮有驱逐之意,故不能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