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平海古城(2)
又晴氏
十字街“肩挑”四方城门
城内的街道很狭小,街道两旁民宅比肩而立,一间挨着一间,现代化的楼房之间夹杂着一些古朴的老房子,有的甚至是明清时的古建筑。街道仍保持着古时十字街交叉的布局,这就是城中的“十字古街”。
十字古街将古城分割成了东南西北四块,又通过狭长的街道,把东南西北连接在了一起。街道两边的房子多数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样式比较独特,是由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式混合演化成的特有综合结构,梁柱多用花岗岩石砌造,青砖砌墙,小青瓦屋面,雕梁画栋。狭长而不规则的十字古街,挑着东西南北四座古城门。这是古城独特的结构。
经历了六百多个春秋,累遭劫数而显得破旧的四个古城门楼,已于近年由群众捐资按原貌修葺一新,重振了昔日的风姿。你若站在十字古街交汇处,远眺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定会被那雄浑苍古,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心中悠然升起一股思古幽情。城门楼是当时古城最为高大雄伟的建筑。
这四座城楼的用途各有讲究。
南门为“天子门”,正门中横卧一块稍微隆起的石头,称为“奠基石”,两侧各开一个小门,城内人家出殡,不得从南门经过。
北门两侧刻有“北极御星恒日月,玄天隆帝配千秋”的对联。而城东门正前方修弧形高墙连接东门,上端筑雉堞,是钟城的“钟耳”。
西门是古城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厚1.4米、高2.4米、宽2.5米,城楼长16.8米、宽10.6米,总占地178平方米,高7.1米。抬头仰望,西门城楼造型洗练,雕梁画栋,充盈着民族建筑特色。
在西门城楼牌旁边,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树干很粗,要3人才能合抱。相传,这棵树当年与士兵一起在城楼上守卫,沾了古城的灵气,“成仙了”。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西元村、河下村等地村民就会在一些神庙前举行盛大的“摆盘”活动,把供品装点为艺术品供奉神明。
随着岁月流逝,古老的城门楼已完成捍卫古城的历史使命,古城里的人们也不会遭遇海盗敌寇的侵袭。城楼依然矗立在古城,守护着古城人的安宁。
各地“神仙”汇聚一堂
穿梭于古城中,袅袅的香火弥散小巷,除了家家户户供奉神像时燃点的香火在飘散,古城中众多寺庙依旧香火旺盛。突然,寂静的古城被阵阵鞭炮声、神曲声打破了。古街前方迎面走来两列人,他们手执彩色战旗左右飘,后面跟着一些人,抬着猪、鸡和桔子等祭品。原来,4月13日是神诞古城居民约定俗成的一个烧香拜佛日。前往各寺庙上香祭拜的队伍,男女老少,上到七十多岁的白发翁媪,下到母亲怀抱着的一岁婴儿。
神庙林立,祠堂遍布,终年香火不断,的确堪称平海古城一景。家门口设有“天官神位”,屋内设有“地王爷”位,厨房设“灶君神”位。一年之中,共有“玉皇诞”、“包公诞”、“上帝公诞”、“太阳诞”、“关爷诞”、“城隍诞”、“华光大帝诞”等三五十个“法定”烧香拜神的日子。当地人称,平海的神很随和、好伺候,往往祭品不拘,礼节不究,供奉者只要随意烧一炷香、磕几个头就可以了。
平海古城的神祗文化十分发达,庙堂众多,云集了各路“神仙”。“龙船庵”、“城隍庙”、“龙泉寺”、“觉明洞”、“天居宫”、“龙图阁”……各路元神济济一堂,彼此一团和气,用“三步一大寺,十步一小庙”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据说,古城最早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在此定居后,把各自家乡祭拜的“神仙”也请到这,保佑他们勇敢地面对这块陌生的土地,面对神秘莫测的大海,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在古城城内西侧有座城隍庙,始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重修。庙内装饰精美华丽,显得金碧辉煌,颇为壮观。庙前左侧有一平面六角形,高6米的“城隍古亭”。亭内有三重檐攒尖顶,每层的封檐板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如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城隍庙前还有城隍炮楼,墙垛上插着的旗帜,给庙平添几分肃穆之气。
城隍庙在明朝十分兴盛。据说,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对城隍神极为推崇。他下旨封京城和大城市的城隍神为王,府、州、县的城隍神分别为公、侯、伯,“官阶”相当于当地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