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吃什么(4)
波峻郎
为什么老广济流传着“三月三吃芥菜粑”的说法
“三月三”吃芥菜粑,在老广济县(现武穴市)民间流传甚广。芥菜是农村蔬菜园中的一种菜,逢春后,肥大梗叶到农历三月就起芯抽苔,故有俗语:“三月老芥菜也起粗心。”意为人的奢念追求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设想。芥菜是一种粗纤维的菜,冬季幼小,逢春就老,有“老芥菜”之名,“芥菜”主要是用盐醃后或是用盐水压泡变成盐制品菜,晒干后是储存过冬时最好备用菜,有驱邪消毒之功效。
为什么在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要用老芥菜做粑吃呢?这里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四祖道信的佛诞日,每逢这一天,善男信女都洁净身体,攀登横岗山林隐寺朝拜。横岗山“四祖禅院”、“真武殿”晨钟暮鼓,经久不息,鞭炮长鸣,香火旺盛。公元652年,四祖道信圆寂后的第一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上横岗山拜佛的人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全身布满了红症一样的小红珠,奇痒不止。大家纷纷宽衣解带,张开五指狠命抓着皮肤痒处,皮肤被手指抓出了血,越抓越痒、越痒越抓,抓成了痛处,又出现痒处,造成遍身血痕斑斑,十分狼狈。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三月初三晚上,人们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同样的梦:梦见一个慈祥的老和尚,微笑着走近人们,他一手拿着芥菜,一手揣碗菜粑,送给人们吃,人们吃后遍身红珠点点消失,不再痒了。第二天,人们奔走相告,都说做了一个同样的梦,佛祖送芥菜粑给他们吃。于是人人用刀碎芥菜,户户做芥粑,相互赠送。令人称奇的是,人们吃了芥粑后,身上红珠像梦中一样点点消失了。
自此以后,人们在三月初三这一天朝山,早晨都是吃芥菜做的粑,结果上山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身体舒适。于是“三月三吃芥粑”的习俗代代相传至今,据说这一天做的粑是四祖梦赐的,人们吃了后赐福消灾,百病全无。 (文/地老天荒))
三月三黄梅人吃菜粑
一进入三月,但凡地地道道的黄梅人,记忆里,都有一个不容错过的环节,那就是“三月三,吃菜粑”。菜粑,这个浅绿色的、带着野菜清香的面点,每年总会在这几天出现黄梅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成为必不可少的食物。
对于幼年时的我来说,芥菜和糯米粉混合做皮,粉丝豆干加上一点点肉末做馅,这种朴素的搭配,最终形成的既不酸甜也不鲜美的口感,比之米饭面条,更丝毫提不起我的兴趣。而更为要命的是,菜粑的看相也粗糙的很,蒸熟后,好比一个个扁圆扁圆的面疙瘩,不像街边包子铺里的肉包子,白软鲜香勾人食欲。
可是每到三月,家里必定会做出许多菜粑。不仅如此,村子里,左邻右舍也会把菜粑作为节日的祝福,相互馈赠。于是,早餐有之、中餐有之,就连晚餐也有。每每用餐时候,碗里除了米饭,一个菜粑是必不可少。母亲时常说,吃菜粑能治病,然而,这样的话显然于不喜菜粑的我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儿时顽皮的自己,时常是手拿菜粑假装正在享用,然后乘着家人不注意,或者原封不动悄悄放回盘中,或者偷偷塞进口袋再找机会丢弃。如今想想,为了如何处置几个小小菜粑和家人这番斗智斗勇也是有趣的很。
在小时候,一直不明白吃菜粑的习俗是从何而来;更不理解的是,那些大人们为何对这种我觉得丝毫谈不上美味的食物喜爱有加。直到前几年,在黄梅戏剧院里看过黄梅戏《传灯》的表演,禅宗四祖大师道信,在当时恶劣的医疗卫生条件下,教黄梅的穷苦百姓通过春食芥菜,抵御瘟疫,挽救了一方百姓的生命。我才明白,原来这小小的菜粑,在曾经恶劣的环境里,还是治病救人的良方!原来“三月三,吃菜粑”,不仅是对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那位救死扶伤的圣人的纪念!突然就对这个浅绿色的,扁圆扁圆的面疙瘩,有了不一般的好感。
及至现在,为了迎合不同的口味,除了外面包裹的那层用芥菜和糯米粉做成的皮不变,菜粑的馅儿已经五花八门了。不过我相信,粉丝豆干馅的菜粑,依然占据着不少黄梅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