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清明习俗 挂纸(2)

逢春观景

各地客家清明挂纸的祭品有繁有简,一般家祭从简,而宗族公祭则繁。家祭用三牲(即鸡、肉、鱼),还有米酒一壶(或烧酒一瓶),清茶一壶,神饭一碗(或三碗、或饭团三个),菜三碗(或六碗、九碗),“子孙粄”等米粿一盆,筷子三双,红烛、线香、楮纸、冥币等若干,爆竹数串及其他。务实者尤为简略,或许就一只鸡、一块肉、一碗饭、一壶酒。敬茶一般只斟一次,但献酒必过三巡。祭扫者每人上香三炷(或六炷、或九炷),燃红烛两支。整体而言,客家旧时挂纸较现在繁富,如清同治十一年《安远县志》载:“清明日,各家插柳。前后十余日,皆用猪羊、牲酒,子孙老幼妇女至祖坟拜扫。”又清光绪二年《长宁县志》(今赣南寻乌)载曰:“寒食节,合族会祀祖先于宗祠,仍每坟备鼓乐牲醴分日祭扫。合同邑计之,刑猪不下万口,终岁之费莫耗于此。虽展敬有加,然糜费一甚侈矣。”

客家挂纸仪式程序简介如下:

先拜“龙神”(又或称“后土”、“后土伯公”)。行至祖墓后,将祭品放置在空旷处,接着清除杂草,培修新土。墓堂前后左右整修一新后,便一边压坟头纸,一边坟前摆满祭品,再点上香烛,焚烧纸钱,依辈分、年龄并先男后女次序跪拜或鞠躬。接着斟茶献酒,然后行礼祭拜后土。客家祭后土祷告词一则收录如下:“本福山后土龙神,今某年某月,正值清明,现贵龙神座下龙穴某(姓氏)门某某公之墓,堂下子孙某某、某某等,齐备茶酒、米饭、三牲,更具香花、蜡烛、元宝、爆竹等前来供奉,敬请后土龙神领受、享用。求后土龙神保佑我们家家人财两旺,添丁发财,户户和睦相处,莫起争端,人人出入平安,万事太吉。求后土龙神保佑堂下老者添福添寿,儿童快高长大,青年身强力壮。求后土龙神保佑读书郎子聪明好学,步步高升,高举高中。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源广进......”

过去祭后土龙神行三跪九叩礼,现在多改用拜揖、鞠躬礼。一般是祭品摆放完毕、香烛点燃之后行礼一次,然后敬献茶酒,烧化纸钱,接着再行礼一次。

拜完后土则拜墓祭祖。拜墓祭祖一般要行礼三次,上香时手持香烛拜一次,上完香、烧化纸钱再拜一次,敬茶献酒之后又拜一次。烧炮竹则祭后土龙神鸣放一次,拜墓祭祖鸣放一次。

许多地方的客家人在挂纸完毕后,还要在祖坟前就地野餐的习俗。此俗亦属古风遗存,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曰:“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又清乾隆二十五年《上杭县志》载:“清明,折柳悬于户外,仍以插鬓。前后半月间,俱脂墓所祭扫,凡有家祠者就祠饮福,民间或籍草团坐,递相酬劝。”

一天中,最佳的挂纸时间是上午十时起至下午三时,期间阳光充足,阳气最盛,野坟中的孤魂、鬼灵无法附在人身。太阳下山后则不再扫墓,尚有未祭拜完的坟,则他日再挂。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玲珑
  • 趣闻 花海泪
  • 趣闻 新云子
  • 趣闻 念旧
  • 趣闻 世杰
  • 趣闻 泪倾城
  • 趣闻 笑春子
  • 趣闻 我有野心
  • 趣闻 平露子
  • 趣闻 幻瑶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