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老白剧 吹吹腔
白山
“吹吹腔”又名吹腔,以唢呐吹奏为主要音乐而得名,俗名“板凳戏”。是白族人民创造的一个古老剧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白剧当中最古老的一种戏剧,与“黄梅戏”、“越剧”同属板腔体。据当地民间艺人介绍,“这个吹吹腔比京剧还要早”。吹吹腔是明朝时期由中原传入大理的弋阳腔,后与当地的白族音乐、歌舞和生活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以清朝最盛,整个发展过程涵盖了数百年的风土人情,沧桑历史。从反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传统剧目《血汗衫》来看,约始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吹吹腔有南、北派之分,大理以南各县流行的为南派,以北各县流行的为北派。两派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其唱腔有30多种,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按行业分,比如鹤庆将生角唱叫生腔,旦角唱叫旦腔,净角唱叫净腔,丑唱叫丑腔等。另一类是按人物类型和情感来分,比如云龙县将叙述性的腔调叫平腔,将风格诙谐、表现幽默含蓄感情的叫丑角腔,抒情性强的叫一字腔,强猛高亢的叫高腔,哀怨、伤感的叫二簧跨,悲愤、哀伤的叫大哭腔等。吹吹腔以项呐伴奏,与之相配合的有小鼓、板凳、大鼓、大钵、小钵、芒锣、大锣、梆子等,曲版有小开门、耍龙调、哑子哭娘等20多种。唱腔属联曲体结构,大都不分板眼。唱完一句或四句后用唢呐伴奏。唱词一半以上用白话语演唱。唢呐有独立的曲牌20多种。
剧目初步调查有300多本,其中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有《血汗衫》、《火烧松明楼》、《蔡雄过年》、《八郎探母》等80多个本子。剧本独具白族特色,文学性强,唱词为“三七一五”的“山花体”,白语和汉语掺杂,讲究韵律。表演有严格的套路,行当分工名目众多。演出时载歌载舞,感染力很强。解放前,吹吹腔没有专业性的剧团,多为季节性和业余性的组织。
吹吹腔在表演程式上,演员注意“四功”、“五法”。唱功,丑角用小嗓,生角用本嗓,净角用粗嗓,旦角用假嗓。吹吹腔戏的行头,一般都用蟒、靠、褶子等服装和盔头、纱帽、五绺须、杂白须等道具。财力有限的戏班,也偶借用白族服装代用的。脸谱与汉族古典戏曲脸谱相类。色彩中,以黑、白、蓝、紫等主色,无黄、绿、金银等色稍晚些使用。吹吹腔——没有话筒、没有音响,最朴实的唱腔、最传统的乐器,独具大理白族特色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