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正宁县罗川 一座厚重的千年小城(3)

广利氏

古城胜景,彰显历史村庄的独特风韵

水,滋润了罗川城。

穿城而过的罗水(今称四郎河),为县域内最大的河流,源于浓荫蔽日的子午岭。自东北向西南横贯6个乡镇,于周家乡李家坡村汇入泾河。

据《正宁县志》记载,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在高家台观测,罗水洪峰流量分别是每秒2580立方米、588立方米。

关于罗水流量之大和“四郎河”的由来,还有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传说在很早以前,人们把“四郎河”叫“害河”,认为这条河是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河。由于河床失修,年年洪水泛滥,特别是夏季雨水多的时节,经常冲毁岸边的房屋,淹没不少人家。在“害河”岸边住着一户姓王的穷苦人家,村里人习惯称兄弟四人为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四郎认为“害河”泛滥是河床失修,山上植被匮乏造成的。就这样,在四郎的带领下,一场治水战打响了。没几年,“害河”变成“利河”,并筑了新坝。有一年,四郎暴雨中守坝保护众人,被塌方的大石砸亡。大郎、二郎、三郎一如既往地率领大家修河治水,直到年老辞世。后来人们为了缅怀四郎及其兄长们治水的功绩,乡亲们将“害河”改名为“四郎河”。

当然,相比历史,今天的四郎河水流量已远不如从前。但是不容质疑的是,水必然是罗川城作为置县长达千年之久的必要条件之一。管子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足用,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规律,道路不必准绳。”

罗川城正是在大山之下,广川之上,高而近水,近水而又不受洪水威胁,符合古代建筑风格和要求。

初秋,沿四郎河望去,南山、北山众多景观或依山,或傍水,风光秀丽,碧翠如黛,美不胜收。不由让人心发感叹:罗川城,自古至今,美景不负虚名。

据《正宁史话》记载,早在明代,当地人就有“八景”说,后又增加为“十三景”。史传正宁“八景”为:琴山古洞、罗山兔穴、彭祖遗丘、浮屠遗址、桥山陵寝、灵湫古祠、阳周古城、果老幻墓。

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公元1449年),时任真宁知县王正将原“八景”中“桥山陵寝”削而更为“万寿晓钟”,即罗川城万寿寺(现已废)于清晨鸣响的大钟。晨霭之中,钟声清越,余音不绝。新增岳山晓翠、石门排翠、龙门天险、古刹荷池、双河柳色五景,将原正宁“八景”增改为正宁“十三景”。

有趣的是,不论是罗川城还是别处,但凡自然景观,易变的多是景名,不变的是美景,历史也大抵如此。这不,到了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正宁知县折遇兰修纂《正宁县志》,又改删正宁胜景合为“八景”,分别是琴峰古洞、罗山兔穴、泰山拱翠、灵湫乔松、温泉夜月、云寂孤峰、五掌山形、支当古渡。其中将原胜景“琴山古洞”改为“琴峰古洞”,将“灵湫古祠”改为“灵湫乔松”。查阅诸多史料可以证实:那时的正宁县域胜景由“十三景”改删为“八景”,也基本成为历史定论,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胜景的分布看,距离罗川城3里之内的景观多达四处:一是琴峰古洞;二是泰山拱翠;三是五掌山形;四是温泉夜月。其余景观,近则20里,远则也就60里。这一距离,搁在古时,骑马扬鞭走一圈,也耗费不了几日工夫;而搁在今日,驱车也就顶多算个“一日游”。

自然,若能够在罗川城走一趟,有这样“四座名山”值得一观,即琴山、泰山、药王山、北华山。“四座名山”中的琴山、泰山,正是史传胜景琴峰古洞、泰山拱翠。

庆阳正宁县罗川 一座厚重的千年小城

胜景之奇、胜景之美,俯首拾来,皆能领略一二,无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如琴山,城南抚琴山有一古洞,相传每当清风徐来,洞中恍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之曲。现山体剥落,已无古洞之踪,只有山形状如琴式。又如泰山,城西南泰山树木密布,蓊郁青苍,上建有青帝祠,祠旁古木参天,苍松蔽日;北面罗水环绕,东面与琴峰相对。站在泰山之巅,罗川东西两川犹如一匹白练;四面望去,峰峦叠起,在阳光之下若隐若现,好似一幅图画。

历代文人墨客途经罗川城,在流连之余,对每一处胜景题诗吟咏,传诵至今。号称明“前七子”的大文学家、庆阳人李梦阳面对葱郁的琴山,浮想联翩,赋诗曰:

泮林深处桂香庭,坐向琴峰望眼扁。晓日霞飞红映碧,春天雨过翠还青。山花开处屏围设,野鸟飞时图画撑。绝声奇观归泮水,任他沧海几回更。

清正宁知县、山西阳曲人折遇兰游览泰山,赋诗曰:

四山回合一峰雄,缥缈晴岚入远空。鹏翅落天当槛出,落江倒日隔窗通。危岩雨溜三秋碧,野浦桃开十里红。绝顶吟诗频帽侧,不知身在紫云中。

千年古城罗川,有滔滔罗水,有巍巍胜景,县治因何改迁?此中缘由,很少有人知其详情。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百姓不堪忍受当局者的酷毒统治,贪虐的县长李剑泉被饥民所杀。发生了当任县长被刺杀的大案后,当局认为罗川两山对峙,交通不便,孤守难得其援,遂迁县治于山河镇。至此,县治在罗川延续时间超过1500年。

拂去历史的尘埃,罗川城,俨然正宁历史文化名副其实的“缩影”,更是一个天然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县治尽管改迁,可是丝毫没有削弱罗川这座千年古城的厚重与沧桑。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景山子
  • 趣闻 曼旋君
  • 趣闻 若惊鸿
  • 趣闻 熙恩
  • 趣闻 琦珍子
  • 趣闻 承嗣
  • 趣闻 岩峰烈
  • 趣闻 鹏宇
  • 趣闻 蕴和子
  • 趣闻 叶欣郎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