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唐县名胜古迹(2)
乐天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唐兴国寺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唐梁村兴国寺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5公里梁村镇街内东北,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的建筑年代已无考,清代《高唐州志》中把它称为“宋塔”,从其建筑格局看也应为宋代遗物。1986年对塔基进行维修时,在距地表5米深处挖掘出土的明成化十四年“敕赐重建兴国寺碑记”碑身半通,碑帽一块,说明此塔在明代曾经维修。
高唐梁村兴国寺塔为仿木楼阁式空心砖塔,由青砖砌筑而成,外以青砖白灰,内用青砖黄泥砌筑,塔身内部的角檐及踏步、塔门等处施有木筋。塔通高38.86米,底座周长22.8米 ,塔基占地面积为33平方米 。
兴国寺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一级,上设塔刹,从下至上逐层收分,瘦俏挺拔。底层为重檐,其它为单檐,檐部斗拱构件经青砖切割,磨制而成,做工精巧。底层为重檐,门洞北开,二至十层均为单檐,下有陶质斗拱承托,均四面设门,可以登临。
塔内设有天宫、地宫。天宫设在第六层塔室内,西入东出,地宫设在一层,偏南,距地面2.2米,1999年维修塔体时对地宫进行了发掘清理,由于早年被盗,器物无存。
塔北20米处有一株唐代古槐,亦为原兴国寺遗物,称为“宋塔唐槐”。塔南原为兴国寺的苇塘地,今已填平夯实,现已修建起仿宋院落及门庭。塔东部的石碑有清代道光年间“重修兴国寺碑记”、明成化年间“重修兴国寺碑记”。
高唐柴府花园 市级重点保护名胜
柴府花园位于高唐县鱼丘湖东岸。据《高唐县志》记载,柴府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为后周世宗柴荣之5世孙柴荣皇城私宅,后毁于兵燹匪患。明弘治十四年(1501),驿丞张廷威重建,为高唐的驿馆,称“鱼邱驿馆”。时有正厅和后厅各5间,东厢房7间,东西马房各10间,仪厅3间,鼓楼1座,东有马神庙3间。驿馆有递马60匹,马夫30名,抄牌2名,可见当时驿馆之规模。后嘉庆五年(1800)、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驻跸于此。今之柴府是1999年在原址重建的,四面湖水环抱,花园式建筑,前门、中厅、后寝、回廊均为宋代建筑风格。整个建筑面积为938.48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西辟花园,东为柴府。柴府为二进院,步入津池即为主厅,主厅面阔5间,歇山式,灰瓦顶,吻兽相配,宋式彩绘相宜,飞檐排角,古色古香。院东西建有回廊、亭、轩、水池。后院为后寝殿,面阔5间,歇山式,东西厢房各3间。西为单体院落,有角门与东院相通。步入朱红大门,迎面为仿古戏楼,面阔3间,宋代歇山式建筑,两侧耳室各1间。此院是戏剧爱好者活动的场所。
相传赵匡胤为报柴氏让权之恩,敕赐柴氏誓书铁券,使柴氏家族居有特殊地位,享有特别权利,受到特有保护。柴氏家族原籍本不在高唐,而在沧州横海郡。据传,当年柴皇城随帝狩猎,来到高唐,见良田沃野一望无垠,黎民百姓忠厚勤劳,无匪无盗环境安宁,意欲留居,便奏明圣上,获封后柴皇城便留居高唐。在东城墙根探入城圈内的这处高地上开始营造柴府。经细致规划,精心施工,一处华丽的古典宅院便建成了。只见院落主次分布合理,房舍亭台设计有序,式样色调古朴典雅。斗拱重檐,龙头兽仗。朱甍碧瓦,掩映九级高堂;画栋雕粱,分界百间华阁。树木花卉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曲径绕幽、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真乃前代帝王家,当朝勋戚第,俨然是一处标准的宋朝时期的皇式花园官邸。
随着柴氏家族的没落,其府第也圮坏渐重。天常日久,风蚀雨剥,九百余年后,后周皇帝的血脉嫡传子孙们已混同在县城内东街平房茅舍里的百姓中。威严的柴府成了断垣残壁,瓦砺一堆。其宅基逐渐被附近居民侵占,建为宅舍。容有住户三十余家,曾属原人民公社东街大队第六生产小队,后改称东街村第六生产小组。1958年引黄河水入城圈,此处高地成了半岛。1988年,为复建柴府花园此处居民全部搬迁。挖湖开河,将这一半岛从湖东岸割下,形成四面环水东大西小的椭圆形小岛子,面积为11.8亩,于岛上重建了这柴氏宅第。
华歆墓 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歆墓位于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北200米处,距县城20公里。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封土高3米,直径7米。墓室顶部有1平方米的洞。从顶部洞口能看清墓室。此墓为砖室结构,上为圆形拱顶,底部呈八边形。据当地群众历代相传,此墓为华庄华姓祖坟。华姓人经常维护,故古墓至今保存完整。据《高唐州志》记载,此为三国时期魏臣华歆之墓。
华歆(157-231),字子鱼,高唐县固河乡大华庄人,东汉未举孝廉,授郎中职。汉灵帝死,大将军何进辅政,征诏华歆为尚书郎,后汉献帝诏华歆为豫章太守,支持孙策占据江东,任期清廉,深受部下和百姓爱戴。汉建安五年(200)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诏华歆到朝内做官,为尚书令。他支持曹操统一中国的大业,协助曹操打击擅权外戚宦官,整顿朝纲,为最后统一奠定了基础,很受曹操信赖。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称帝,华歆拜为相国,加封安乐乡侯,后改为司徒。226年曹睿即位,华欲任太尉,封博平候。231年病故,终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