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初一民间习俗
含平氏
农历六月初一,是中原民间比较重视的节日。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特别是农村,更为重视。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祀求丰年的节日。这时,麦子刚刚打下不久,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的心头和眉稍。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枣山(馍的一种)和桃、李等五种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用肉、青菜、粉条、海带做成的“杂烩菜”。大人们在麦场里猜拳行令,孩子们边吃边耍,十分尽兴。
在豫东一带,各家都用油炸一些点心、油条之类的食品供媳妇走娘家用。在豫南地区虽然不把六月初一叫小年,但也有这样的风俗,即闺女根据当年的属相分别用白面做成鸡狗虎兔之类形状的大馍送给爹娘“免瘟气”。也有把大馍做成大雁形状,叫做“送雁馍。”
农历六月初一过后,是六月初六,所以,有的人家干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动揉到六月初一来进行。
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公里)八里(4公里),风俗就不大一样。不管怎样,节日就是吃、玩、走亲戚。而且这些节日都与出嫁的姑娘有关。农村的各家各户,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间,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六月初一过小年的习俗,在中原地区相当普遍。从六月初一到初六,中原农村的“年”味是浓郁的,时间要持续一周左右。尽管有初一和初六的区别,但两个节日距离太近,节日活动自然而然地就融合在一块了。
这些节日,是中原农耕地区的农事节日,也是“收获节”和“丰收节”。节日里的风俗活动,是农民品尝自已劳动成果的活动。这种喜悦,自然在走亲访友之中使大家同时都分享了。
“六月初一过半年”这是鲁南乃至整个山东的民间习俗。
过半年的习俗起于哪朝哪代,已无据可考。它尽管没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普及,但有不少地区都有这个习俗。中国的好多节日都与农事有关,人们之所以选择六月初一过半年,大概也是基于此。民间至今尚有“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的俗语。人们便在六月初一这一天备些水饺、馒头、瓜果之类供品为老天爷上供,祈求雨足年丰。据说在旧时,商号店铺于该日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并放假一日。是日中午,农村家家户户包饺子。现在,过半年的习俗仍然在延续,只是过节也与时俱进,从程序到内容都大大简化了,现在基本上是只保留了吃饺子或者吃大包子的习俗。
山东的许多地方都有过半年的习俗。各地过半年的时间不太统一,有的地方是农历五月十三,有的地方是农历六月初六,绝大多数地方是在农历六月初一。过半年的这天被称为“半年节”。
为什么要过半年呢?这似乎可以从“年”的民俗意义中寻找答案。关于“年”的民俗意义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种说法比较为专家认可,并且能够从字源方面得到印证——这种说法认为年与粮食瓜果丰收有关,过年其实就是一种庆祝丰收的仪式,而且认为“年”这个字本身就是谷穗饱满被压弯了腰的样子的非常形象的象形。过半年的民俗活动非常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过半年的习俗中,敬天是主题。敬天的供品主要是用新打下的麦子磨出面粉后蒸的馒头,而且是刚刚出锅的热馒头,还有刚刚成熟的新鲜瓜果,比如西瓜、桃、杏、李子等。敬天时摆好供品,点燃香烛,焚化纸钱,奠酒奠茶,然后家长在供桌前跪下,向北磕头,感谢上天赐福,粮食瓜果丰收,仪式与春节期间过大年敬天时完全一样,所以有的地方又称之为“过小年”。也有一些地方有在这天祭祖的活动,祭祖时的祭品除常规的纸钱水酒之外,主要是用新麦面粉制作的食品和新鲜的瓜果桃李,究其用意,一在于给祖先“送钱”,二在于让祖先看到后人的劳动成果并“尝新”。
旧时农村孩子接种牛痘时要在门上挂两条红布,谓之“挂红子”,半年节这天,要取下“红子”,焚香磕头,以感谢“痘疹娘娘”对孩子的保佑,同时把“红子”烧掉,叫做“交红子”。在“交红子”以前,亲戚们要携带馍馍烧饼、油条、水果等前去探望,称为“掉牌”。随着天花的消灭,“交红子”的习俗已经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消失,但半年节走亲戚的习俗至今仍然在当地农村流行。
半年节这天,枣庄一带的人们大多吃肉馅的大包子、吃水饺、喝羊肉汤、喝酒庆祝五谷丰登、合家健康、平安、幸福,情形类似于过春节时的合家吃团圆饭,但庆祝的程度次于春节,胜于平时。也有几户或者几十户集体合伙杀猪、宰羊,整猪整羊敬老天的,然后“算份子”、“打平伙”,将猪、羊按“份”平均收钱,按“份”平均分食。既有利于邻里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又增加了节庆的气氛,使“过半年”这一民间习俗,在传承中不断加以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