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的由来与现在的分布(2)
殿原子
最明显的,第一是语言上的影响,他们学汉语四声只能发三声,没有第二声人声,因为人声在马背上是飘不远的,人声改成了阳平上声。可是北魏前面的西晋语言是四声,且有韵的,传到后来就是广韵。西晋有一批人逃到南方的两广一带,后来两广人称之为客家人。客家语言就是四声,当然也有三声的。那边的韵不是广韵了,而是另一种韵,称为官韵,但用得不普遍。
第二个就是文字上的影响了,鲜卑族人写汉字和中原人不一样,写字的劲儿特别大,魏碑这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就是那时形成的。第三个影响就是佛教了,相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大搞佛像雕塑。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北魏不同时期搞出来的。甚至连汾河流域下游都有石刻壁画。洪桐的一座庙里有幅壁画,反映北魏献文帝当和尚的事情,这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张中国壁画。洪桐县就是苏三起解的那个洪桐。这张壁画一直就放在洪桐的那座庙里,后被加拿大人骗取,用删元买走。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保护得很好的一张古代壁画,现在变成了加拿大的国宝,藏在博物馆里。平时不开灯,看的时候只用微弱的灯光,看完就把灯关掉,因为露光很容易坏。里面还有空调,保护得很好。这张壁画非常有名,国内曾有人拍到照片。目前,这张壁画在加拿大多伦多翁特利亚博物馆。
当年,我留学国外就去参观过,我认识一个叫怀特的牧师,是他用200元买的,还带了个姓郑的中国小牧师。那时候,我是第一批的中国留加学生,所以很重视,都带我去看。我心里想,好家伙,他们卖国卖得够厉害的。
所以北魏在中华文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两种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整个山西省一路下来,壁画相当多,石刻也很多,但现存的石刻已不太多了。壁画、石刻和魏碑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历史知识在史书上能找到。现在要问,那么多鲜卑族的部落改姓汉姓,现在其后裔分布在哪里呢?除了拓跋鲜卑外,其他支脉的鲜卑族现在到了哪儿去了呢?
我曾经到西安,参观西安博物馆里的一幅壁画,它取自西安北边的古墓中,有个年轻的讲解员,讲得很精彩,她是西北大学考古系的毕业生。本来,我就对历史很感兴趣,自然认为她讲得不错。我就问她姓什么,她说姓穆。我又问她是不是穆桂英的穆,她说不是,而是鲜卑族改姓为穆的,跟穆桂英没有关系,但写法一样。很显然,她的祖先是由胡姓“邱穆陵”改为穆姓的。我再问她西安周围有多少鲜卑族人,她说大概有三千万人,都改成了现在的汉姓。我问有什么特点,她说听发音就可以听出来,是啊,他们的语言中没有人声,而汉族语言中有人声。因此,西北人讲话有的有人声,有的没有人声。所谓西北就是指山西和陕北这个区域,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又问她,他们大概住在哪儿,她说就在大同的四周,相当多。西到偏关,偏关再往西就是宁夏了。
宁夏又是另一个民族,也是北方民族占领黄土高原的西边而形成的。成吉思汗回来后,宁夏族被他杀光了。后来的北宋跟宁夏族争了一百多年,只打了个平手。本来远古时西北高原是森林地带,那时候有很多树木,但由于长期的战争,树木都被烧光了,现在什么树都没有了。回族是后来进去的。成吉思汗从西方回来的时候,到了兰州南边的临洮,带了五种兵马,中间以蒙古族为主,从中亚带回来的。西夏族被成吉思汗打败并杀光了。后来的西夏一带的人是成吉思汗走了以后填进去的。成吉思汗打西夏的时候正是辽金朝的时候,元朝还没有起来。金是契丹人建立的,金在赤峰。中原对付辽的是杨家将,对付金兵入侵的是岳飞,而对付元就没有人了。可那时候元还没有回来。成吉思汗死在临洮,后来葬到蒙古去的。我也曾经参观过临洮的成吉思汗的停灵处。
偏关一带一直到大同有二百多公里,有不少城市。我去过其中的两个城市,那里语言很特别,没有人声。居住的大部分都是鲜卑族的后裔。
第二个问题就是现在还有哪些地方居住有鲜卑族人? 现在表明,在拓跋鲜卑南征时,还有一部分没有出来的鲜卑族留在了东北地区。黑龙江南北都有,外兴安岭西边也有,乌苏里江两岸,包括海参崴一带,都住着鲜卑族人,其中大部分被《尼布楚条约》划给了俄国。在佳木斯有个镜泊湖,那儿曾经有个渤海国,也是鲜卑族人的居住地区。再后来,有部分鲜卑族人到了沈阳的西北边,这里有十几个村庄都住着鲜卑族人。这一带的鲜卑族人在后来的历史上发生过两桩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