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民俗(4)
庄雅子
新沂民俗 生儿育女
男女结婚后便面临着生儿育女的大事。新沂一带淳朴的百姓,一般非常重视它。新沂一带流传着“当年媳妇当年孩,当年不养等三年”的古老说法,这是说当年的新媳妇,在一年之内,一般都需生儿育女了。假如一年内没动静,那恐怕就得看三年以内情况如何了。公婆不必急噪,至少你得等上三年,这可能是因为孩子生理上不够成熟,身体方面有些小病患,需要进行调理和治疗。
在男女之中,往往会有缺乏生育能力者,一方有缺陷,有时直接影响两人传宗接代,因为旧时离婚的少,在一起将就凑合过下去的多,所以新的一代把那些到老一直未能生养的女人叫做“老新媳子”,世俗认为,不能生孩子是女人不能生,很少人知道,有时不能生育的主要责任在男立呢!过去重男轻女,谁家生了男孩,就叫大喜,向亲友报喜,散红鸡蛋;若是生了女孩则叫小喜,有时就默不作声。不管生男生女,产妇娘家都要“送奶糖”,就是女婿报喜之后,送些鸡蛋米面红塘布料小孩衣服玩具童车之类,以示祝贺。
新沂人们的习俗——家里添了新生儿的要“送奶糖”
每个人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习俗这东西也是上一辈子,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算是祖辈们给我们留下的财富吧!
新沂就有这么一中习俗,凡是家里新添新生儿的都要请亲戚朋友来“送奶糖”,这所谓的“送奶糖”就是闹喜的意思。这送奶糖还是有讲究的,男孩和女孩的时间还是不一样的,男孩满12天送,女孩责满9天就可以送了,至于为什么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就是习俗。
亲戚朋友来了要吃喜鸡蛋,所以要准备好多的鸡蛋,走的时候还要给朋友带走,带走的鸡蛋以前是熟的,还要把鸡蛋染成红色的,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了,送出去的鸡蛋都改成生的,而且还不用染色了,只要买个带有“喜'字的不干胶贴,一贴就好了,既方便还好看!
让喜事继续传下去,也祝这些新生儿都能茁壮的成长!
新沂民俗 祝贺寿辰
新沂一带流传着许多与人的寿数密切相关的谚语。比如说: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就是要提醒人们老人若到六七十岁了,要经常买点鱼肉给老人解馋。还有一句叫:六十岁不死活埋了,虽说与民间传统有关,但也从某些方面说明,旧时代由于生活水平条件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的寿数一般是比较短的;再由于人老如顽童,又无文化,加之生活也困难,儿女就把老人视为累赘,所以戏剧里就有活埋老人的故事。还有一句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所以,逢到这两个岁数,就避讳不说,以为可以躲过该过世的所谓“旬头”。在人的一生中,过了四十岁,逢五逢十的岁数,一般都可以“过寿辰”。
七十算大寿,八十九十一百岁是高寿,就大贺特贺了。一般人家通知亲友,给寿星送寿礼,寿星儿孙设席款待;若是在社会上有了声望与地位的人,则大开寿宴,社会上来祝贺寿辰的就多了,寿宴就要摆大了。于是就有人借助祝寿,加深了解,联络关系,趁便达成某种默契协议,做了一些平时不易做成的交易。
喜丧
新沂一带有着至亲通信大办喜丧的传统习俗。这样的丧事,过世者一般都在七十岁以上。有的重孙重孙女与重外孙的孩子们都要戴上红缨绿缨,穿红袍绿袍,以示四世同堂五世其昌。旧时流行土葬,丧葬方面有许多繁文缛节。比如丧事对联怎样写,门前高幡扎多少节、怎样树;至亲通到那一辈,寿衣孝布发到什么规模,响手器乐用到多少班,墓地应该怎样选,棺材用的是什么号(大多是事先备好的),孝子谢客怎样谢,家财家产怎样分……现在国家号召实行火葬,也仍然有些人拿好端端的木头做大头空埋在地下来显孝心讲排场,实际是浪费,倒不如在老人生前多花费一些,多殷勤一些,显得实实在在,更符合人伦之理。
正吊,在这一带有许多节目。中午送罢响汤方可开席。晚上至爱亲朋要为死者奠桌,这就使一些年轻人往往现学现做学奠桌,一旦礼数有差,便会遭到笑话。奠桌期间,有钱的还可请人哭灵,花钱请的哭丧客比主人哭得还伤心还感人,可惜不是真伤感。有时主家还要请肘鼓子队请响手班子演节目,除了一些流行歌曲与舞蹈外,有时还演一些很村很搞笑的小品戏曲节目,惹得观众连连发笑。据说外地在喜丧晚上演出时演一些淫秽节目,演员几乎全裸,令社会反感,新沂一带目前还没有这种不良现象产生。
当兵、升学、提升、乔迁
新沂一带人民很重感情,凡是亲友中有人当兵上大学入党提升,乔迁新居,都要表示祝贺,主家则办起宴席,热闹一番。祝贺的方法,一般是出贺礼,有的是现金,在祝贺的宴席上交付;有的是实物往往要送到有喜事者手中。近年来电视发展快,祝贺时点歌,送戏送电影又成了时尚,特别是祝贺时点歌最为热闹。电视台每年在国家征兵,大学放榜、年底过节时,一天要播好多点歌与贺词。后来,电信发展,网络发展了,人们又在手机、网络上祝贺,至于在报刊杂志上列载贺词,无疑是大都市人们的时尚,好像与乡民无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