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婚嫁习俗(8)

若波

耍媳妇

耍媳妇,也叫闹媳妇、闹新娘,是蓬莱城乡坊间自由发起、贯穿新婚全天、没有固定模式的节目,虽然个别人“耍”的时候不知轻重、不计后果甚至粗俗,但为新婚平添几分喜庆气氛却无疑成就了它的沿袭流传。

在蓬莱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地保留着这样一种思想—婚嫁场面越热闹,越说明喜主人缘好,别人稀得(瞧得起)闹才闹,那是捧场、是助兴,如果真像电影、电视剧或小说等文学作品里新郎拉着新娘手款步而行进门,反倒显得冷清、不热闹。这便给了耍媳妇大行其道的充足空间,也就诞生了一批戏耍的传统节目和能耍的民间高手。这些耍媳妇的,多是新郎的同学、战友或者一起长大的玩伴,大多年岁少于新郎的平辈人,如果年龄长于或者辈份高于新郎,则往往被人嘲笑为“不正经”,即便去耍,也要佯装自己小。

耍媳妇是从婚车来到村头或者小区门外开始的。众人拦下车辆,一通鞭炮炸响之后,新郎打开车门,冒着鞭炮烟尘抱下新媳妇,旋即就被人围住。那些成心要闹的小伙伴此前往往已经商量好了对付新媳妇的方案,张三负责脱鞋,李四负责撸戒指(农村结婚有些没有主场仪式,接亲时新郎就给戴上了),王五负责抢下手捧花。你看吧,赵六跑在最前,强烈要求给红包,接了红包强烈要求新人当众亲吻,看够了亲吻强烈要求新郎抱着新娘听口令前行,直把新郎新娘折腾得一再求饶掏红包,他们仍意犹未尽不肯放行。

蓬莱的规矩是,新媳妇进家门前要求脚不踩地,这下可忙坏了扛椅子的小客(两把椅子是新娘的嫁妆,随新娘同行,取“日子”之意,由新娘亲戚中三四岁到十几岁的男童扛着),新媳妇假装忙着给旁边看热闹的人剥糖,趁他们不注意,也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了,瞅准时机挤过人群赤着袜底就往家里跑。

此时,外围人员立即燃起长竿上的鞭炮直冲新娘,逼她不得不当即止步并双手捂住耳朵,然后前期那帮闹媳妇的再次聚拢过来,第二轮折腾又开始了。当新郎新娘满身疲惫地来到家门前,你再看吧,新媳妇一双新鞋不见了、手捧花不见了,婚纱底裙上还被踩了个洞,旁边远远站着的闹媳妇者,则把抢来的东西高举炫耀、满脸坏笑,要求拿大红包来换!街门紧闭的门楼上、门内挤满了“好人”,都说自己说了算,只要红包给满意了就开门放行,结果连送好几个红包也不满意,或者这人撤下又换了那人。

一对新人终于进门,拜过父母后先要上“小饭”,就是几样简单的素菜和点心。负责端菜盘、果盘的邻家大婶笑盈盈地进来,每个盘子里都装有一片红芯的萝卜或者一面水果拼起的精致小红旗,放下盘子后擎着托盘就是不走,冲着新媳妇一直笑,新娘赶紧掏出一把红包,一一数过,与盘子数对应上了,沾了喜气的大婶这才心满意足地撤离。邻家大妈走进新房,“新媳妇,知道啥是福命女不?俺就是。父母健在、夫妻和睦、儿女双全,就是福命啊。你炕上的铺盖啥的,都是俺帮置办的。”大妈抄起炕沿边的双仁花生扒开递给新媳妇,新媳妇赶紧接过放进嘴里,“生不生啊?”“生,生,生!”新媳妇涨红了脸一面表示感谢,一面赶紧上红包。

正式就餐时,新媳妇一桌儿发现没有筷子也没有羹匙,唤来帮忙的伙计,不说话,只管伸出两只手,直到新媳妇赏了“喜钱”才赶紧安排就成。当然,菜里的肉丸光滑、滚刀切的菜块筷子难夹,也别急,赶紧托上菜的帮忙传话给大师傅(厨师)并奉上红包,指定下道菜有所改进。

最热闹的是午宴后。那些喝得脸红脖子粗的男人们进得新房,借酒蒙脸,也不论辈份和岁数,管他是堂叔还是表哥,统统称新媳妇为“嫂子”,车轮战式逐一上前耍媳妇。会抽烟的要求新媳妇给点烟,让火苗总是对不准烟头,或者对准了也要从嘴角吹出一阵风把火苗吹灭,如此反复,急得新媳妇又羞又恼却不能发作。不抽烟的凑近新媳妇,张大嘴巴不说话,新媳妇意会是讨糖吃,赶紧扒开糖纸往嘴里塞,结果那人头摇得像拨浪鼓,“我要吃奶糖,这水果糖太硬”,扒了奶糖又说,“怎么糖变型了,短一截儿,准是嫂子你偷吃了”,弄得新媳妇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好说歹说愿意接受吧,愣把新媳妇送糖的手指给咬住,还一再“埋怨”,“嫂子你看给糖就给糖呗,咋还叫我啃凤爪呢?”惹得周围人哄堂大笑。倒是那些小朋友们最为可爱,他们耍媳妇,纯粹是为了得到包装鲜艳、爽口甘甜的糖果,文明而有礼貌,婶啊婶啊叫得欢,就是左一趟右一趟,永远都不满足。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德泽
  • 趣闻 鸿远郎
  • 趣闻 半世流離
  • 趣闻 洁静
  • 趣闻 文科子
  • 趣闻 执念
  • 趣闻 念你成疾
  • 趣闻 南儿
  • 趣闻 解思量
  • 趣闻 山水几程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