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雄梅岭“东坡树”的来历
思丝酱
在梅岭风景区梅关古道南面挂角寺旁,有一棵四季常青、郁郁葱葱的古树,人称“东坡树”。何谓“东坡树”呢?相传是这样的: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立志革新,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入京,任翰林学士兼待讲,神宗一心依靠王安石变法立制,以富国强兵,改变积贫和弱的现状。
1093年9月,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他对高太后不满,并有志继续神宗的新法。1094年4月,任章惇为左相,改年号为“绍圣”,表示决心恢复新法。以章惇为首的变法派再度掌握政权,并对守旧派甚至中间派进行打击,吕大防、刘挚、苏轼、梁焘、范纯仁等流放到岭南。
一天,被流放的苏轼来到大庾岭,过了岭南第一关的他走得口干舌燥,看到在挂角寺旁的大树下有一老翁卖水酒,苏轼走上前去向老人买了碗水酒。老人看看苏轼不像个商人,倒像一个被流放的官员,便主动和苏轼拉起了家常。在交谈中,老人得知眼前这位遭流放的官员是苏轼时十分激动,但马上又安慰苏轼说:“苏大人,您老吉人有天相,会遇赦北归的。”
苏东坡听后很感激老人对自己的鼓励,便写下了一首《赠岭上老人》:“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十丈手亲栽。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老翁拿起诗稿看后,对苏东坡说道:“苏大人,恕我直言,这‘心已灰’似乎太暗淡了一点,您苏大人定能北归故里,他日会大展鸿图的。”老翁的一席话,说得苏东坡哈哈大笑起来。
公元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当年又生长子,双喜临门,大赦天下,苏东坡终于遇赦。听到北还故里的消息,他再也难以抑制归心似箭的心情,草草作了安排后,便急冲冲踏上了回乡之路。苏东坡抵达南雄后弃舟步行,经珠玑、走驿道、登梅岭,当他走近挂角寺,远远就看到了七年前在树下卖水酒的鹤发老人。
苏轼走上前去向老人买了碗干梅煮酒喝,发现老人认不出自己,于是便用七年前同老人的对话提示老翁。老人得知眼前之人是苏东坡时高兴得连声说:“苏大人,我说您老会北归的,您看是吗?”苏东坡感激地说:“托您老的吉言,我真是活着回来。”
当谈到老人一家的生计时,老人也就直言不讳地向苏东坡讲述了自己一家在梅岭驿道旁做小本生意的艰难和曲折。苏东坡见老人纯朴厚道,生计的确困难,便提笔在一块白布上写下了《赠岭上梅》:“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写完后对老人说:“您老把它挂起来。”
传说苏东坡写诗后,过往行人墨客都在老人的摊位前驻足,尝尝东坡爱喝的青梅酒,欣赏苏东坡的诗句,老人的生意自然越做越红火,而老翁卖酒处的那棵大树后被唤作“东坡树”。
现在,“东坡树”也成了游人朝拜的地方。朝拜之人一来敬佩苏东坡的才华,二来祈求自己的子孙象苏东坡那样才华横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