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为何甲天下(2)

意远

虽然牡丹又称“富贵花”,但它并不娇嫩脆弱,反而被赋予了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优秀品格。《全唐诗》中载有武则天《腊曰宣诏幸上苑》一诗。曰: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宋代吴淑将此诗演化为武则天贬牡丹的故事,其所著《江淮异人录》载:“武后诏游上苑,百花俱放,牡丹独迟,遂令贬于洛阳。后洛阳牡丹甲天下也。”这个故事虽未必符合史实,但因歌颂了牡丹不畏权贵、不屈淫威的精神品格而脍炙人口。

每当牡丹盛开之月,洛阳人赏花、贡花、品花、戴花、插花、唱花、咏花、画花、刻花等活动达至极盛。宋代理学家邵雍家住洛河南岸安乐窝,每年牡丹盛开时节,他经常与学者、大儒司马光、程颐、程颢等人围坐干朴丹花旁,当花议事,饮酒赋诗,传下一日赋诗百首的文坛佳话。

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

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

桃李花开人不窥,花时须是牡丹时。

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

邵雍的一首《洛阳春吟》,正是宋代洛阳人狂爱牡丹的真实写照。

牡丹艺术在洛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长盛不衰的魅力。晋代顾恺之在传世佳作《洛神赋图》中画有盛开的牡丹;北魏时期牡丹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已运用到许多领域,如碑刻、石窟等;从唐宋开始出现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以及绘画、刺绣等,数量多且内容丰富。民间文学中,千百年来流传的关于洛阳牡丹的神话故事和趣闻逸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们把牡丹比作造福人类的天使,反抗强权的正义化身,把她塑造成美丽、善良的仙女等等,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洛阳考古挖掘发现的有关牡丹内容的珍贵文物,以及现存古代建筑上的牡丹纹饰,不但使洛阳牡丹甲天下得到了实物印证,而且是研究牡丹史、绘画史、建筑史、雕刻艺术史等不可多得的资料。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河洛地域周边牡丹文化的发展,为形成中国的牡丹文化奠定了基础。

现在,表现牡丹题材的戏剧歌曲、影视音乐以及工艺美术等作品争奇斗妍。琳琅满目。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在每年的花会期间,《千枚牡丹》个性邮票发行仪式、牡丹婚典、牡丹摄影绘画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动的举办。“十万宫廷乐舞”、洛阳剪纸、“唐三彩”、“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都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牡丹又名“洛阳花”,洛阳人爱花如痴,由此而衍生的花事活动源远流长。据载从隋唐时起,牡丹被称之为“国色”、“天香”,牡丹花事作为国事活动而备受推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等诗句真实地描绘出了唐代洛阳人赏花的盛况。

宋时,花事活动达到鼎盛。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邀游。”《墨庄漫录》载,西京(洛阳)牡丹闻天下。每天牡丹花盛时,太守都要举办“万花会”,人们所到之处举目皆花。洛阳留守李相迪、钱惟演等还开始向皇室宫廷贡“落花”,每年牡丹花季到来,遣专人乘驿马快速“专递”牡丹,一日一夜即可将牡丹花送人宫廷。为了保鲜,还用菜叶固定箱笼,以蜡封花蒂,“岁贡不绝”(《志林》)。《铁围山丛谈》记载,宋神宗见到洛阳进贡之姚黄牡丹“花盈尺有二寸”时,“遂却宫不御,乃独簪姚黄以归”。

洛阳人好花之俗至今仍然保留,现在的牡丹花会从1983年开始,连续举办。“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使得花会活动丰富多彩。除了观赏牡丹之外,每届花会都会组织许多文化活动,如庆典晚会、牡丹灯会、民俗文化庙会、“河洛风”巡演、文物精品展、民间艺术展等。每年牡丹花会在规模、层次、内容和形式上都会不断进步和提高,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牡丹观赏园在市区洛河北岸主要有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南岸主要有国花园、隋唐城遗址内的中华牡丹园、先农牡丹园;市郊主要有白马寺对面的神州牡丹园,邙山的国家牡丹园、国际牡丹园和小浪底牡丹园等各具特色的观赏牡丹园。为了延长牡丹自然开花期,在嵩县白云山、栾川县鸡冠洞景区初步建成了两个高山牡丹园,全市牡丹观赏园已达十二个,实现了四、五、六月份牡丹自然花期次第开放,使观赏牡丹布局更趋于合理。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意远
  • 趣闻 博耘
  • 趣闻 月夜空
  • 趣闻 陪她闹
  • 趣闻 珺琪桑
  • 趣闻 灭尘世
  • 趣闻 颜方休
  • 趣闻 悄然结束
  • 趣闻 愫暮
  • 趣闻 昆锐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