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的经典老字号(3)

耘豪氏

老字吃之医药系列

宏济堂

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于1907年,创始人乐镜宇是北京同仁堂的少东家。乐镜宇小时候本来不愿意经商,后经叔叔的刺激,反而下了决心,非搞药业不可。他捐官来到济南,不惜巨资,取得了山东官办药局的所有权,更名为“宏济堂”。1907年,乐镜宇创办了济南宏济堂的第一个商号,后迁至院东大街23号,以后称宏济堂总店。在1924~1935年的大发展时期,其先后在经二纬五、经二纬一建立了两家分店,外加院东大街23号总店,规模达到“三店两厂”(一个为阿胶厂),员工120余人。

宏济堂阿胶十分出名,其创始人乐镜宇大胆创新、另辟蹊径。1909年,他在济南西关东流水街开办宏济堂阿胶厂,将原来三昼夜熬制延长为九昼夜精炼,清除了阿胶原有的腥臭味,所产阿胶清香甜润,阿胶也成了宏济堂的名品,当时生产的阿胶为“福、禄、寿、财、喜”五字胶和精研、墨锭、极品、亮十六块、亮三十二块、黑十六块、黑三十二块等不同型号共12种,年产阿胶5000公斤。

1915年,宏济堂阿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产品在中国畅销(当时,各种中药店均由其供货,甚至同仁堂也不例外,可谓行业之冠)的同时,还远销南洋、日本。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万应锭、犀黄丸等尤受好评。传闻日伪时期,在济南万紫巷居住的一个日本人,曾从宏济堂购买大量阿胶到日本,得到了日本海关特许进口,其他中成药则不许进口。到1934年,宏济堂产品销量已是北京同仁堂的三分之二,成为乐家的重要财源。有文史资料记载,抗战前每斤阿胶售价二十四元,而当时的面粉才六、七元一袋。

到20世纪50年代,宏济堂的销售和影响力继续扩大,说明书用7个国家的文字标注,产品大量飘洋过海。为增加产品类别,提升技术水平,宏济堂不断摸索新的工艺和品种,建成了全国第二家药品提取车间,并率先采用了多能提取方法,拥有大输液针剂和生物制剂,当时宏济堂以药品文号多,质量好,技术水平高而闻名遐尔。20世纪80年代,经过十年文革浩劫,多数中药厂濒临倒闭,宏济堂却依靠设备全、产品多、技术力量强而巍然屹立,并向同行伸出援助之手。当时被评为中国21家重点中药企业之一,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参与起草国家药典,并被邀请参加于1982年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全国第一次GMp会议。产品荣获国家两个银质奖(冠心苏合丸、石斛夜光丸),四个产品获部优称号。

公私合营时,政府提出产品归口,中药归中药,西药归西药,宏济堂药品被分流。1957年,宏济堂阿胶分到济南平阴和聊城东阿,生产阿胶的人员和设备从宏济堂搬到了东阿,现在东阿用的蒸球设备还是宏济堂的。为达到西药归口,宏济堂的输液针剂车间分到了济南药厂并成立了三车间,即永宁制药厂;生物制药分到了济南卫生局实验药厂和生物药厂。人员、设备和技术因此大量分流——现在齐鲁制药厂里还有宏济堂的员工和设备(齐鲁制药兼并了生物药厂)。

宏济堂虽几经波折,但它一贯继承传统精湛工艺,坚持配方独特、选料上乘,“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生产原则,得到社会和公众的普遍认可。多年来更是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建立了生产一代、储存一代、开发一代的产品结构体系。宏济堂有140个拥有国家药准字批准文号的产品,其中国家一类新药有人工麝香酮、国家三类新药有前列欣胶囊、欣宝康、金鸣片等。冠心苏合丸、石斛夜光丸、六味地黄丸3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喉症丸、复方西羚解毒片、雏风精、海龙蛤蚧口服液、婴儿安片、银翘解毒丸6个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小儿消食片、复方西羚解毒片8个产品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991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庆育药店:

庆育药店为济南老城区后宰门街“老字号”之一。坐落于街巷中段路北。由尹姓创办于清同光年间。以其制作的小儿杂症良药“至圣保育丹”饮誉泉城。解放后于20世纪50年代初歇业。现其旧址尚有三间门头房,门额上药店字号墨迹至今仍保留。

沿着后宰门街向西走不远处便是这座百年老店的旧址。据传清同治年间,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创办了声名显赫的“胡庆余堂”中药店,有位尹姓商人在后宰门开了家中药店,店名效仿庆余堂,称之为“庆育药店”。

20世纪50年代初庆育药店停业,但原来的建筑和招牌一直保留至今。后宰门街中段的庆育药店还在,高高的门楼,完全是仿着原先的建筑修建的。店门关着,记者隔着玻璃看到里面摆放着日用品,中药店已然变成了百货商店。药店旁边墙上镶嵌着一方石碑,写着庆育药店的历史,大意为:

在清代同治年间,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创办了声名显赫的“胡庆余堂”中药店,一时各地效仿者颇多。一名尹姓商人看中了后宰门街这块风水宝地,便开办了庆育药店。虽是模仿,但药品都是货真价实,尤其是招牌药“至圣保婴丹”,成为治疗多种儿科杂症的良药。2009年,庆育药店拆除,正式退出济南药店老字号舞台。

万和药店:

原名“万和堂”,在旧估衣市街上。原来街南有一处天德生药店,开业多年,经营方式陈旧,到30年代,天津商人到济南开设万和堂药店,店铺就设在天德生药店的对面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