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犹客家门匾文化(2)
和悦
四、以各姓先辈名人为题词。
1、以先辈的名、号为题词。如“紫阳世泽”(朱姓)。
“紫阳”,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朱熹的别号。
2、以先辈的隐居地为题词。如“富春流芳”(严姓)。
东汉余姚人严子陵。在年少求学时与刘秀是同学。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便派人四出寻访严子陵到朝廷做官。严子陵接连三次回绝,答道:“读书人有自己的志趣,你何必一定要逼我进入仕途呢?”为了避免朝廷再找麻烦,他索性带着家人,迁居到桐庐的富春江边种田、钓鱼。
3、以先辈的官职为题词。如“四谏遗风”(余姓等)
北宋,余靖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任知谏院.成为“四名谏”。余靖积极提出各种谏议,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倒如举人才、去冗兵、冗官、宽租赋、厚农桑、省佛事、节国用等建议。涉及人事、治民、边政、刑法、租赋、御盗等多方面。上述种种,都为范仲淹、富弼等人后来推行“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先行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余本人则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4、以先辈的任职殿阁为题词。如“东观流徽”(黄姓)
东汉黄香,做官后,初任郎中,汉章帝召见了他,让他入东观(国家图书馆)读尽皇家藏书,后任尚书郎,又升为左丞相。
5、以先辈的传说为题词。如“六印征祥”(凌姓)。
北宋凌策,雍熙年间进士。传说初登第时,梦见有人送他六颗印章和一把剑,后来果然六次到剑外(四川省北部有剑门关,关南的蜀中地区称“剑外”。)任职,为官精审,所到之处均有政绩。官至工部侍郎。
6、以先辈的涵养为题词。如“卧雪高风”(袁姓)。
东汉大臣袁安,曾客居洛阳,恰值大雪,洛阳令巡行至他门前,见他关着门没有行迹,就命人扫雪入内,只见他僵卧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串门,他说:“大雪天人们都在挨冻,不好去麻烦别人”。洛阳令便认定他是贤人而举为孝廉。明帝时,袁安历任楚郡太守、河南尹,以严明著称。
7、以先辈的才华为题词。如“夺席遗风”(戴姓)。
东汉戴凭,学《京氏易》。十六岁,郡举荐其为明经,后征召为博士,任侍中等职。元旦之日,光武帝在朝廷聚会百官,令群臣能说经者互相诘难,有解经不通者,就夺其席以让通者。戴凭遂夺五十余席,京师皆言“解经不穷戴侍中。”
8、以先辈的言论为题词。如“三省流芳”(曾姓)。
《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以重要人物的赞誉评价为题词。如“金玉家声”(傅姓)。
北宋傅尧俞,二十岁中进士,任监察御史、中书侍郎。他为人厚道,寡言少语,与人交往,不设城府。任兵部尚书时,皇太后称赞其为“傅侍郎清臣一节始终不变,真金玉君子也”。人们也称赞他“清、直、勇”三德兼有的“金玉君子”。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实属罕见,堪称客家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对研究家族史、客家迁徙史和民族史以及客家文化的演变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