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圩日
烈酒夜颜
圩日,集市开市的日子。也叫“圩期”。圩日文化可丰富多彩,有其深厚的地方特色,成为西南地区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的圩日,根据周围客家人的约成规定,一般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
分为逢“一六”圩、“二七”圩、“三八”圩、“四九”圩和“五十”圩;也有的是三日一圩,是“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
两个相邻的圩场,圩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交易机会。
圩场上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家禽类的“鸡鸭行”、卖猪牛肉的“肉行”;服装类的“布行”,卖菜的地方叫“菜行”等。
各圩场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不同特色,客家人们把自己产品摆在规定的地方卖。
旧时因交通不发达,客家人卖东西只得靠肩挑步行,前些年头是骑自行车,现在几乎是骑摩托车,或搭车赴圩。
有拖拉机或农用卡车的开着载着自己的产品去赴圩,步行的大都是圩场附近的人。
圩日这天,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是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乡下的圩场上叫卖。
要购物的农民带上钱往墟里赶,叫“赴圩”。在圩场上双方买卖讨价还价完成交易。
圩日,无论春夏秋冬都是车水马龙。平时的圩日,我们大多看到“大妈、大爷”等叔叔、阿姨、奶奶爷爷辈的人,因为他们是留在乡村被称之为“留守”的人群。
不过春节前后的圩日,自然也就会多出很多“看头”。
以前的圩日上可以看到有人补锅头、驳煲底、焊洋锡……,还能在街上看到阉鸡,客家人说的“结鸡”。
现在很多在住在城里的人会特地在圩日驾车前往附近圩场,可以看到很多在城里看不到的小玩意,感受客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原生态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