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花” 闽南人一生中总会有的花语
终纷尽
一种民俗活动往往会产生一些相应的祭祀用品,在闽南这个多习俗、重习俗的地区亦不例外,“结婚、生孩子、起大厝”—这是闽南人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在这三件大事的仪式中,更是离不开一些祭祀用品,“缠花”便是其一。
“缠花”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背景的传统民间技艺,利用卡纸、细铁线、红头绳,通过缠、绕、捏等技法制作成仿真花。闽南妇女自古以来有插花的习惯,但鲜花容易凋谢,不知何时起便有人开始做这种仿真花。细致典雅的缠花,成了闽南妇女的日常头饰及祭祀的必备用品,都寓意富贵吉祥,故而又俗称为“吉花”、“春仔花”。
按习俗用途,缠花可分为各种场合可用的普通“吉花”;新婚时用的“新娘花”、“婆婆花”;祝愿用的“孩童花”、“寿花”;丧事用的“答礼花”等。在闽南传统礼俗中,结婚当天新娘需回礼给婆婆一朵缠花,这是结婚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回礼,俗称“婆婆花”。婆婆花由一朵形似人张开嘴巴的开口缎花和一朵普通缎花组成。插“婆婆花”时,要先将缎花插入开口缎花内,再一起插戴在头上。缎花表示新娘,开口缎花代表婆婆,隐喻新娘进门后,婆媳和睦相处不吵嘴,可以同嘴同声持家。
随着大批闽南人出洋侨居,也将缠花及其习俗带到了当地。每逢过节,红白喜事时,人们头上都要插上各类的缠花。一水之隔的台湾亦是如此,在《台北市志》中就有文字记载“女人素重身饰,盖欲以珠光宝气眩其华贵也。种类其多,述之其下”;“发簪:有使用造花者,亦有使用生花者。造花系用红绸或绣线织制,称春仔花、绣线花、绸春花等”。
以往制作的缠花造型有六七种,现在用得最多的主要有三种:形似蝴蝶造型的“双龟双鹿”;像灯笼花的“双花”及“单花”。“双龟双鹿”、“双花”主要在喜事中使用,而“单花”一般用于丧事中的“答礼花”。
缠花造型大多以花卉为主,动物造型也有,但较少。“缠花”寓意都力求吉祥,故常用“石榴”造型表示“多子多孙”;“鹿”与“龟”造型,则用来送婆婆和祖母,有“福禄归寿”的祝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