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乌镇的民俗文化(3)

傲桃

15、酒俗

乌镇酒俗源远流长。考古发现的乌镇东郊三里许的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氏族部落的先民们,已经使用陶器盛酒。有史记载,自唐宋以降,朝廷在乌镇设置酒正的税官,而且“事权浸微”。酒税的收入仅次于“土地税”——钱粮。

清末民初,乌镇糟坊、酒店、酒摊多,北郊农村以酿烧酒为副业,全盛时“烧酒灶头”有300多副。民间应酬交往、时令节日、红白喜庆、开张建屋都少不了酒,有“乌镇到烧酒香”的民谣。三白酒,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武帝萧衍有诗云:“金杯盏白酒”,颇为历代缙绅所称道,有云:“年末小民之家,皆尚三白”,三白者乃米白、曲白、水白(清)之谓,民间年底家家酿制,腊月和过年饮“三白”成了酒俗。

三白酒俗称杜搭酒。乾隆《乌青镇志—风俗篇》曾这样记载:“四时十二月,月月有仪,异常闹猛。”此外,建房和上梁酒,集会喝会酒,茧行开称,丝行开业、商店作坊新开喝开张酒。连庆贺婚嫁叫吃喜酒,成了办喜事的代称。庆贺寿诞叫吃寿酒,生了孩子办三朝酒、满月酒、挪周酒。死了人办素酒。还有接风酒、顺风酒等等。真是无酒不成礼仪,酒俗成了乌镇文化生活的一大内涵。古代文人骚客留下了带“酒”的诗篇数百首。

16、蚕花习俗

杭嘉湖盛产丝绸,养蚕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产业,乌镇地处杭嘉湖的腹地,蚕业更占很大比重。蚕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这一年的生活。对于重要的东西,人们便会设立一些禁忌,很多生活习惯也会围绕着它而变化,甚至娱乐也离不开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乌镇一系列有关蚕花的风俗习惯。

17、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手影戏,俗称纸人头戏、土电影,是一种将羊皮或牛皮制作成人物、动物造型的活动剪纸,由艺人用竹签棒将它紧贴在背后透以灯光的白色在影幕上操纵,通过表演者娴熟的技艺,利用屏幕向观众展示各色剧目,可称得上是中国特有的卡通片,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

18、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地方小戏,因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1999年,花鼓戏作为乌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被挖掘恢复。尽管演唱用的是方言,但唱腔委婉,表演生动,当地人和游客常驻足观看,沉醉于传统文化的美妙境界。

19、三跳

三跳是长期流行于乌镇临近一带农村的以说唱古今通俗小说为主体的叙事性曲艺形式,艺人演出时所用道具为三段毛竹板,俗称“三跳板”,故名其曲艺为“三跳”,又称“农民书”、“劝书”。三跳,民间传说起源于隋朝。三跳传入乌镇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也有说是民国初年由三跳艺人通过师徒传授正式传入。

关于乌镇的有趣的文化习俗还有许许多多。悠悠岁月,乌镇人坚忍不拔地开拓自己的家园,酿造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民俗风情,使她成为了江南古镇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乌镇祖祖辈辈的先民们在求生存、图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所凝练和闪射出来的智慧、精神和力量,如滋润大地和生命的水一样,构成了水乡乌镇的灵魂和血脉。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傲桃
  • 趣闻 傲蕊子
  • 趣闻 夕暮雲煙
  • 趣闻 柯佳
  • 趣闻 超越自己
  • 趣闻 凝梦
  • 趣闻 昌翰郎
  • 趣闻 己丑氏
  • 趣闻 尛晴天
  • 趣闻 开心君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