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历史上四大商埠(2)

弘深

三、达濠埠

达濠古为潮阳县管辖,称“踏头埔”。“踏头”是潮州方言用词,指岸边石阶,引申为码头。“踏头埔”这个名字蕴含了水滨码头、临水成市的含义。清顺治年间,由于谐音,才开始正式写作“达濠埠”,进而简写为“达濠”或“达埠”(达埠往往单指达濠乡)。

康熙《潮阳县志。乡都》“踏头埔”条中记:“招收名为千金港,货船渔舟聚集之处,多于此设埠开市。”康熙二十三年(1684),粤海关成立,即设立达濠口,对过往商船进行抽税。嘉庆《潮阳县志》卷三“城池”“达濠城”条记“前橫一河,即达濠港,港内商渔船只千艘,湾泊东西两岸。”

清代达濠驻有招宁司巡检、达濠守备、招收场大使,又设海关达濠口,既是军事雄镇,又是繁盛的商埠,达濠河渡口成为“琼南广惠往来商船停泊之处”13.清人杨英在其《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中说:“达濠埔可以抛泊海艘、通运粮米,资其富饶,且须由南洋鱟澳过达濠埔方可至县。”商贸业的长盛不衰,使达濠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商业集散地,被誉为“潮汕四大古镇之首”。

达濠港的兴起,推动了商埠的兴起与发展。一是人口的增长。四通八达,商贾辐辏的达濠港,吸引各地居民到此落户定居,形成陈、杨、吴、郑、张、余、翁、李、邱、朱、纪、梅等多姓聚集的区域。

二是街区的扩容。达濠港的兴起,推动了达埠、赤港、青篮三乡沿濠江边为商业聚集的地方,将三乡联结为一个整体,历史上形成了许多老街。如达濠城东门外永濠街,西自城内,东至巡司埠,全长350米,由原永茂、油园、东濠三街合并而成。其南有永兴街、古井街、米安街、长安街、古竹街、永顺街、太和街、泰安街、厂前街、通兴街、康和街、和美街等。古竹街俗称竹篾街,是原来制售竹制品集中的地方。西濠门外为新兴街,往西在西门头接海旁路,因形成于清末民初而得名。

永宁街和苏州街在三角铺与永濠街中段汇合。苏州街南北走向,其西面原临达濠坑(今为西田路),原长百余米,今存七十米,街两旁为两层单开间木构楼房,楼下门两边木板取下即是做生意的楼面,二楼则用作居住。街北原有于乾隆二十八年重修的永宁桥往西通往陆厝池。苏州街南侧一段清代楼面街貌保留较好。

新兴街14号朱厝建于康熙年间,比兴建达濠城还要早,当时厝前还未建起楼房,视线可直达河西赤砂埔。因濠江在赤砂埔前有一弯曲,帆船经过风帆片片翻转,有如关公翻册。

达濠港的兴起,推动了祠堂的兴建。营建祠堂以奉祀祖先,凝聚宗亲,这是传统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因经商行贸而发达富裕的达濠人,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集资建祠堂,特别是红头船商人。根据相关材料显示,达濠三乡的祠堂众多。达埠有吴、郑、张、余、翁、李、邱、朱、纪、陈等姓14座;赤港有陈、林、翁、谢、杨、许、曾等姓11座;青篮有李、徐、蔡、黄、林、梅、詹、吴等姓17座。14这些祠堂大多建造或修缮于清代。

不少祠堂是红头船商人建造的。达濠有“红字雅祠堂,乌字雅花园”的俗语,是说红字祠(吴氏家庙)在众多祠堂中是最漂亮的一座。红字祠和乌字祠建于乾隆年间,建这两座祠堂的是吴氏兄弟,具为红船主,贩运上海,致富而兴建祠堂。因祠堂建造精雕细琢、工艺超群而享誉地方。

达濠港的兴起,推动了民间信仰崇拜的发展。海边、商埠多拜海神妈祖与财神关帝。作为“海上保护神”,妈祖既是渔民的保护神,也是行船航海人的保护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妈祖庙之多,妈祖崇拜之盛,反映着一个地方港口的繁荣发达。在达濠埠短短700多米的濠江岸线上,就分布了4座天后宫。

濠江岸线原在厂前街一线,数百年后南推至海旁路,至20世纪90年代初又移至沿江路。现在厂前街离濠江岸有180米的距离。厂前街西端就有一座天后古庙,俗称达濠埠妈祖宫。嘉庆《潮阳县志》载:“在达濠埠中,建自何年无可稽考。雍正乙巳年腊月重修。埠众、漁船共祀之。”达濠埠天后宫于道光六年(1826)、光绪十八年(1892)、1990年三次重修。庙门外两壁有光绪十八年刻诗:

(左)“维兹天后,闺中养真。莆田身化,谢脱凡尘。母仪坤德,昭代功臣。慈航利济,实筏通津。 恩加海岛,九州皆春。濠江保障,威灵圣神。“

(右)“怀我圣母,赫赫休扬。伣天之妹,降福穰穰。狂澜力障,舟济平康。两埠商旅,食德莫忘。千秋崇祀,俎豆馨香。焕新庙宇,益著恩光。“

除这座天后宫外,嘉庆《潮阳县志》还记载了河渡、下尾、生祠前3座天后宫。达濠天后宫之多,足见达濠古港的商业贸易繁盛和极大影响力。

在濠江,几乎每座村落都有关帝庙。濠江诸多关帝庙中,最为出名的是达濠厂前街关圣古庙,俗称关爷宫。该庙始建未详,重修于乾隆二年(1737)、咸丰二年(1852),1991年再修。关爷宫所处位置是达濠繁华闹市中心,各种铺户林立,商业发达。清代曾由商铺间印刷“镭票”(“镭”,潮汕话是古铜币的意思,“镭票”即银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在海外流通,因此地利,关爷宫香火鼎盛,信众尤以从商者为最。

四、汕头埠

汕头港最早是“沙汕头港”,与溪东港处于同一内海湾,而更靠近妈屿口。其以梅溪为航道,可与潮安、澄海上下交通;横过牛田洋则可达潮阳、惠来;溯榕江又可抵揭阳、普宁;东出妈屿口,直通外海,辐射全球。

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定台湾、取消海禁之后,汕头一带沿海航运贸易繁忙。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政府在沙汕头设烟墩、筑炮台,后成为海盐转运码头。咸丰年间,潮州府辖内的原鮀浦港、溪东港、庵埠港、樟林港由于滩涂污积,“沙汕头”港遂取而代之,成为粤东的重要门户。雍正八年(1730),清廷在厦岭天妃宫设立税站,时称“汕头口”,从此“汕头”这一地名逐渐确立。至嘉庆十四年(1809),因商船停泊越来越多,被称作“沙汕头港”。

由于航运贸易的逐渐繁荣,港埠也逐渐形成。嘉庆《澄海县志》称:“邑自展复以来,海不扬波,富商巨贾,舆贩他省,上溯津闽,下通台厦,每当春秋风信,东西两港以及溪东、南关、沙汕头,东陇港之间,扬帆困载而来者,不下千百计。”咸丰三年(1853),粤海关在汕头港的妈屿岛上设立常关,即是潮州府海关总口,也称为新关,取代了原庵埠总口的地位,以方便办理海关事宜。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在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除了在《南京条约》中规定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地点进行贸易活动,还将贸易扩至其他港口城市,汕头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将船只开进汕头港的妈屿岛海面,派遣外国商人和传教士进驻妈屿岛,进行商业贸易和传教活动。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6月26日、27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潮州(汕头)、琼州、台湾等10处为对外通商口岸。1860年1月1日,潮州(汕头)如期对美开市,在汕头港口门的妈屿岛上设立“潮海关”。至此,汕头正式开埠。开埠后,汕头成了外贸入倾、内贸输出的黄金海岸。“自咸同间开汕头为商埠,交通事业日进千里,曾不百年,凡轮船、铁路、公路、邮电、航空靡弗具举”(15);汕头“外贸之销售内地者日益繁多,内地产物之运售海外者亦较百十年前激增倍徙,由是而贸易之事日加繁盛”:“舟车云集,商旅辐辏,内则惠梅二州、赣南七县、闽南八县资为挹注,外则握南洋贸易之枢纽”,成为内外贸易的一大中心。随着以汕头为中心的商贸网络、交通网络和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不仅“洋船昔之泊于樟林港者,亦转而泊沙汕头,人烟辐辏,浮积加广”。汕头成为“远东地区唯一有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开埠推动了汕头港的进一步开放。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外商纷纷来汕头开设洋行、商船会社和航业公司等机构。据调查,当时英、德、日、美、荷等国在汕开设的洋行、商店、旅馆等共有56家。20到20世纪30年代,汕头已成为粤东、赣南、闽西南的一个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和中国东南沿海的国际性海港。1933年,进出汕头的轮船达到4478艘,总吨位675万多吨;港口吞吐量占全国沿海各港口货运量的8.76%,仅次于上海、广州而居全国第三位。21据该年统计,全市各种商行达3441家,交易额为6.92亿元。至民国初年,汕头商贸不仅盛居全国第七,22而且牢牢控制着汕—香—暹—叻国际贸易圈,英、美、法、德、日、俄、荷、比等8个国家曾在汕头设领事馆,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百载商埠。

商贸的繁盛,推动了汕头以小公园为中心的商业闹市区的形成。小公园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呈扇形放射出安平路、生平路、国平路、同平路等夹路两边周围富有特色的骑楼街道,构成“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格局。“四永一升平”是永安、永和、永泰、永兴街和升平路;而怡安、棉安、万安、吉安街和镇邦路为“四安一镇邦”。“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构成了旧时汕头这座百载商埠的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图》。而英国领事署与日本领事馆等近代洋人建筑、潮海关、南生公司、永平酒楼、邮政总局大楼、胡文虎大楼、漳潮会馆、六邑会馆以及众多的侨批局,无不展示汕头百载商埠的辉煌。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红叶酱
  • 趣闻 瀚海
  • 趣闻 豫栋君
  • 趣闻 佳鑫酱
  • 趣闻 健忘症
  • 趣闻 薄荷绿姑娘
  • 趣闻 霞影桑
  • 趣闻 香芹酱
  • 趣闻 癮與深巷
  • 趣闻 晓丝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