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雪域放生习俗(3)
惠君君
保护生态 放生对象不仅是牛羊,还有鱼类及野生动物,所以其结果达到了保护生态的目的。如大多数座落在水边的村寨藏家,从来不打渔,也不吃鱼肉。有些上年纪的阿爸阿妈还经常守在河边,劝说外来渔人不要打渔,甚至将他人打来的鱼买下再放回到水里将其放生;有的人在山上见到受伤的动物,不但不杀它,还给它食物、帮它疗伤,直至伤好再放归山中。
更严厉的是,很多地方将本村四周的山和水列为禁山禁水,并且有专人守护,不准任何人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不准伐木打草甚至放牧等,如果违犯,打猎的枪、捕鱼的网等劳动工具,则会被没收,还要按村规民约予以经济上的处罚。
放生和谐了人与自然放生之俗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自这一习俗在民间普遍为人们接受后,使原来在本教影响下的那种无节制地宰杀家畜、捕杀野生动物,毁坏森林等现象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平衡的作用。禁止乱杀乱伐、积极保护牲畜和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在藏族民间逐渐成了一种自觉行动。久而久之使藏族地区很多地方的人和自然距离很近很近,人和自然相处得也非常和谐。康巴藏区人称中国西部太阳谷的得荣县一带,只要有人在河边行走,河里的鱼儿们就游到河边来,并且不停地跳出水面,若有人手拿食物伸进水里,鱼儿会毫不畏惧地从人手里抢食吃。得荣境内还有一座人称是“打开藏区108座神山的金钥匙”的翁甲神山,山里藏马鸡、松鼠、山鸡、兔子等各种小动物到人家里作客的事屡见不鲜,如果不给它食物吃,它们是不会轻易离去的。这一切都和长期生活在那里的藏族人民对它们的保护、爱怜是分不开的。
过去藏民族赋山水予灵魂,将其当作神山圣湖而崇拜、敬畏,所以使许多藏区的山山水水能得以完好地保护,如今这些山水又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就更为人们备加爱护。人称香格里拉的康巴藏区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得荣县境内的下拥自然保护区内,动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之多、保持原始状态之完好,这在许多地方都是无法与之相比较的,而这些地方正是当年被人称为神山而一直保护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