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巷街的故事(2)

乐圣

从“相似岭”到“相思岭”

相思岭,原名相似岭,古时候是闽南一带进入福州的必经之路。岭上独有一家卖冬节圆(即汤圆)的小店,那边风景幽静而秀丽,是路人歇脚的地方,汤圆生意顶好。

店中只有父女二人,父亲五十多岁了,女儿还是豆蔻年华,姿色十分俊美。当时有一个闽南才子进京考试,路经此店,停下吃汤圆,被女子的姿色惊呆了,即向其父求婚,其父说:“我做个对子给你对,对上了,就答应你的婚事,对不上,就拉倒。”父亲的上对是:“相似岭上日日冬节”。谁知才子想了老半天,对不上,羞愧难当,撞死在岭上。然而至死不忘对此女的眷恋之情,竟然变成了一只会说话的鸟儿,天天停在岭树上,一直讲:“相似岭上日日冬节…”

过了三年,又有一个闽南才子进京赶考路过此店,发现了这只会说话的鸟儿,感到十分惊奇。店中妇女守口如瓶,经问知情的路人,才知道三年前发生的憾事。这个才子又对鸟儿说:“此对极易嘛,你是赴京考试之人,何不对:‘金銮殿中夜夜元宵’。”鸟儿听完后,心情十分激动,又去撞死。所以,人们见不到此鸟了。

这才子见景生情说:“我若此番能中(进士),回来时为你报仇雪恨。”果然,这第二个闽南才子高中进仕第一名。回来时,见岭上这家汤圆店闭门,父女逃之无影,一怒之下,一把火烧了此店。而今尚有地基和残墙留在岭上。从此“相似岭”改为“相思岭”。

以上这一故事流传于福州、闽侯一带。

从“常思岭”到“相思岭”

相思岭,原名常思岭。《读史方舆纪要》载:常思岭,在府东南百二十里,高数百仞,袤三里许,一名相思岭,闽县东南尽处也。另据《榕城考古略》记载:“常思岭在方岳里,距(福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界于福清。高数千仞,袤二三里,又名相思岭。”

为何原叫“常思岭”,后来又改叫“相思岭”呢?原来这与明朝内阁首辅叶向高有关。从相思岭附近的东台村当地老人口中得知,说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之子叶成学,自京城返故里福清途中,路死此岭。后来叶向高常常思念早逝的儿子,而将此岭取名叫“常思岭”。后来,由于“常思岭”与“相思岭”福州话同音,人们传来传去,后来也就把它叫做“相思岭”了。

据说在此之前,闽侯与福清的县界不在相思岭,而是在相思岭以南5公里的五埕铺桥一带;因古人忌讳路死他乡,地方官吏为宽慰叶向高失子之悲切,而将县界移到相思岭。目前在相思岭西南的福清方向还有好几个小村庄仍隶属于闽候县,这似乎给古老的传说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另外,叶向高的墓就建在离相思岭东面不远的一座小山上。为何叶向高将墓地建在这个地方呢?当地人说是除了此地风水好之外,可能是出于对相思岭的特殊感情。小山丘正对着相思岭近在咫尺,能看着相思岭披上第一缕晨曦,收敛最后一丝残霞;能与英年早逝的儿子孤魂朝夕相处,无言相吊。也许这正是叶向高将墓建于此的真正用意所在,当然这也赋予了相思岭真正的相思之意。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令婧桑
  • 趣闻 旃蒙桑
  • 趣闻 终纷尽
  • 趣闻 轻吟那淡伤
  • 趣闻 雨梅桑
  • 趣闻 梓颖君
  • 趣闻 芸若子
  • 趣闻 寵柳嬌花
  • 趣闻 颜方休
  • 趣闻 红会酱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