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垛田乡婚俗(2)

青楼

江苏兴化垛田乡婚俗之担跳与开门

轿子船一到女方家的河边,船上岸上鞭炮齐鸣,引来不少大人小孩看热闹。热闹归热闹,船靠岸边,人却不能擅自上岸。为什么?这里有个担跳板的仪式。跳板是必需的,有了它上船上岸抬花轿搬嫁妆才方便。跳板共两块,都是红纸裹头,大多由轿船自带,也有由女方准备的。然而,轿子船戴桩下锚担跳板,必须由岸上女方的人动手,这是个约定俗成的“专利权”。有了这个“权”就有“好处”,接船的人通常要向轿子船友善地“敲”一把,除了红纸包的“担跳封儿”,还要香烟要喜糖,满足了要求,才帮你戴船桩子担上跳板,船上人才能上岸,否则让你“晾”着。这叫“闹轿子船”,图的个热闹好玩又添点口福。也有离谱的。前几年小沈结婚,借了两条快艇接新娘,快艇是不用跳板的,但船桩子要女方的人戴呀,来人就闹香烟,要四条“红塔山”,给了一条不行,再来一条不答应。轿子船上的人一般也有“谱儿”,既要把事情办好,又要维护男方的利益,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虽说都有备而来。这回只为“担跳”准备了两条“红塔山”,再要只能给“红梅”,岸上的人坚决不依。身为新娘姨父的“红业大人”再三招呼,没门;新娘的妈妈出面讲情,无效。就这么僵持了将近一个小时,船上人只好妥协就范。

上了岸,进门又有“关”,大门关着。要开,得拿“开门封儿”。多是受大人指使的一群孩子在门内抵着,门缝里会伸出好多只小手笑着喊着要封儿。小杨的新娘家门口是栋小楼,门关得严严的,封儿怎么拿?有办法,几个孩子从楼上窗口用绳子吊下一个塑料袋,等新郎将红包放进去,上面一提而起,大门旋即敞开。这“开门”也跟“担跳”一样,大都是开开心闹着玩,十块几十块钱小意思而已。偶尔也有“大意思”的。小王迎亲用是小轿车,“开门”这个关目事先说好了是“红中华”、“金南京”两条烟。到了门口,守门的临时提高了价码,要再加两条“中华”,交涉了好长时间,最后以增加“红中华”、“紫南京”各一条的折衷办法放行。四条香烟,已是上千元的价值了。

进得门来,迎亲人员就成了座上宾,喝糖茶吃汤圆,再等吃中饭。

江苏兴化垛田乡婚俗之六书

用花轿的人家,又有一些同时用“六书”的。六书,是一个专为婚礼服务的民间文艺演出队,由六人组成,其中至少要有一名女性。这些人平时种田务工,遇有“活计”,由牵头人联络通知,届时聚齐前往所邀东家。头天下午到达,为晚宴演唱,第二天随轿子船同往迎亲,中午在女方家演出,晚上为男方正席助兴,一天半时间,通常每人能拿个百把几十块的“副业”收入。

六书班子常用的乐器有锣鼓、唢呐、二胡、笛子、响板、撞铃等,其表演共有两大板块。一是武场,即婚礼仪式或行进中的吹吹打打,轿起轿落时,唢呐齐鸣,气氛热烈;轿船行驶间,锣鼓铿锵,唢呐相伴,鼓乐和鸣之声在水面上田野间随风飘荡,令人神怡。二是文场,即酒席间的说说唱唱。其中既有现代歌曲也有民间小唱,既有快板笑话也有古代戏文,既有京腔淮剧也有扬剧黄梅调。说唱不仅为客人们饮酒助兴,还会引来很多男女老少围观欣赏。

六个人要完成两三个小时的一场“堂会戏”实在不容易,所以这些成员大都是能吹会打、能唱会说的多面手。尽管都是些业余的艺人,但唱得字正腔圆奏得有板有眼,总会让那些父老乡亲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艺人很有“急才”,能根据现场情景或主人的特点现编现唱,让人叫绝。有的艺人口才好,能编出一两段“扒灰公偷情”之类的快板小段,引得哄堂大笑。逢有这种情况,常会受到主人或亲友份外的红包“嘉奖”。

六书班子也有不顺手的时候。有时,会有听众觉得说唱者水平不怎么样,就用“点戏”的方法有意为难一下。有时,因说唱者无意得罪了人,发生“祸从口起”的事件。前几年笔者就见到过这样的一件事,六书班子随轿子船来到女方家唱午宴,中间插了段笑话快板“说瘌子”:一个瘌子到,理发师傅哈哈笑,稀稀几根毛,照样拿你的三块大钞票;两个瘌子到,电工师傅吓一跳……众人正发出阵阵哄笑,新娘的父亲突然发起火来,怒吼着冲过去打了那说快板的一拳,并掼坏了话筒,打坏了音箱。原来,这位主人就是瘌头,只是戴着帽子,说唱的人没看出来,本想吊一下听众口味,没想到弄巧成拙,只得草草收场。

六书这一民间艺术,的确为婚礼活动增添了一些喜庆气氛。艺人们特有的才情,也的确给乡间百姓带来一些的快乐和愉悦。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青楼
  • 趣闻 之风
  • 趣闻 志远酱
  • 趣闻 希荣君
  • 趣闻 青灯古寺
  • 趣闻 余生
  • 趣闻 初文酱
  • 趣闻 若惊鸿
  • 趣闻 驰海子
  • 趣闻 代春郎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