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柿树封侯 柿叶临书”的由来
面瘫脸
唐王陵上神仙命,千年古槐问老四(柿)。
皇上亲封凌霜侯,柿叶临书白占留。
这诗宛若一首七言律的歌谣,由来己久,流传广泛。歌谣的第一、二句在《富平县志·文物志》中可以找到。说是该县曹村镇金瓮山唐朝皇帝陵上有棵千年古柿树,相传当年修唐陵时,就有了这棵大柿树。说起它老,人们说:“千年古槐还问老四(柿)呢。”就是说槐树寿命长,还长不过柿树。所以说超过千年的槐树、柿树均属活文物。
歌谣的第三、四句说来话长。话说元朝末年,钟离县(今安徽凤阳)有一位生长在贫苦农家的小孩,名叫朱兴宗。他哥哥已经成家,和父亲一样辛苦务农。他因从小聪明伶利,所以父亲对他寄予厚望,特别借钱送他到私塾读书。父亲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庄稼人永远出不了头。我和你哥哥再辛苦都行,只要你书读得好,将来做官出人头地,我们就值得了。”谁知天不遂人愿,书读了半年,先是天大旱,之后是蝗灾,接着又是瘟疫,夺走了他父母和兄嫂的性命。孤苦伶仃的朱兴宗一筹莫展,靠邻居刘老爷的帮助,勉强把家人草草安葬后,便成为孤儿,只好四处找野菜充饥,瘦的皮包骨头。刘老爷虽然同情,但也爱莫能助,就领着他到钟离县最大的皇觉寺找高彬法师,述说了朱家的不幸遭遇。
“善哉!善哉!既然来了就留下,只是扁中存粮不多,只有靠我佛慈悲了。”于是,朱兴宗就当了和尚。
庙里的生活虽然苦,但对于有口饭吃的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几个手持棍棒的大汉闯入庙内,夺走了所有粮食。领头的汉子对主持说:“老和尚,我们不是强盗,只是向你来借粮。蒙古鞑子欺侮汉人,我们要到毫州投奔郭子兴大哥,投身义师大业。将来只要我们在战场上留得小命,一定加倍奉还。”说完,扛起粮食走了。
高彬法师受不了惊吓,又气又急,两天后就离开了人世,寺内和尚各奔活命。朱兴宗悲伤地埋葬了师父后,也只能离寺靠化缘度日。那时候,淮南一带早已成了义军和蒙古人的战场,流氓土匪到处抢劫,百姓纷纷逃难,朱兴宗成了逃命的小乞丐,无目的地到处乞讨。有一年经过无数山水,讨饭到了关中频阳县的金瓮山,这里虽非鱼米之乡,但却山青果茂,柿树成林。这时正值深秋,山间已觉寒冷,饥寒交迫的朱兴宗走到了一个像破庙般的小院,就在大树下呼呼睡着了。其实这破房烂屋并不是庙,而是唐陵上守陵人的住宫,饥饿贫困的他,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睁眼看,只觉得阳光捌煦,把他照的懒洋洋的,面前有棵高大的柿树,上面结满了金黄色的大尖柿。
他拣起地上熟透了的柿子一尝,“哇——香甜润腑的好柿了!”朱兴宗高兴极了,痛快地饱餐了一顿,觉得浑身舒坦。他讨饭走州过县多少地方,尝到这么好味道的柿子还是头一次。歇了一会,又想到了以后的日子。
“这棵柿子树救了我一命,可我不能永远靠它解决生活问题。天下这么乱,饭也无处讨了,我该怎么办呢?”想着想着,就想起抢粮汉子所说的话:“小和尚你打算一辈子化缘度日,受蒙古人的气吗?不如跟我们一块儿起义吧!”还有帅傅说的:“什么起义,那叫造反,抓到可要杀头的!”朱兴宗左思右想,最后决定求神问卦,看看自己的未来。他打听到附近的宝峰山上有座寺院,就到寺内向老道求缘问路。
问卦必需摇三次,还要先说出自己问什么事?第一卦问:“可否继续讨饭?”签上呈现不吉。第二卦问能否回皇觉寺?也不吉。再问:“可否参加义军?”卦呈上上吉。于是,朱兴宗痛下决心,前往毫州投靠了郭子兴,并改名朱元璋。这一年,他25岁。
16年以后,朱元璋率大军攻下大都(今北京),赶走蒙古人,在金陵建都,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当了皇帝的朱元璋仍念念不忘曾救他一命的大柿子树,便下令将那棵大柿树封为“凌霜侯”,并且建庙,后来又派人到频阳寻求柿子苗在京都栽植纪念。此时频阳已改称富平县。朱元璋当了三十一年皇帝,此举是明洪武二十三年,即他当皇帝的第二十三个年头。当年富平知县张得先在十陵(今富平马家坡)精选优良柿树苗交钦差护送金陵供皇帝怀念。明朝宫内的太监、宫女们,见到“柿庙”前排列栽的柿子树,都要恭敬地称呼一声:“侯爷!”其实皇宫的封树是纪念和象征性的。据传说,朱元璋在他南征北战的十六年中,夺得天下后,曾专门带领他的人马到富平县金瓮山丰陵大柿树下,拜访并瞻仰这棵柿树王,将皇袍脱下披在柿村上,向柿树鞠躬说:“我打下天下绝不会忘了你柿树的救命之恩,一定册封永记。”这便是富平大尖柿王被封为“凌霜侯”的来历。
“柿叶临书”的故事,在清初陈溟子七十七岁时出版的《花镜》一书中说,“古云柿子有七绝”,第七:“落叶肥厚,可以临书”。但这“可以临书”又说的是何人留下的佳话呢?据唐书《郑虞传》说,郑虞是唐朝一位善画山水,又喜欢写字的文人,年轻时家贫,买不起纸,就借伟慈恩寺,天天用在那里储藏了几屋子的柿叶写字。最后每片柿叶上都写满了字,这就是“落叶肥厚,可以临书”的由来。至于染着秋霜,映着阳光,被人比作“红锦”的艳红柿叶,也常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