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人名
晨妍
乍得全称乍得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had,法语:La République du Tchad)。国土面积128.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北部,撒哈拉沙漠南缘,是个内陆国。东和苏丹接壤,南与中非、喀麦隆交界,北与利比亚相连,西与尼日尔、尼日利亚为邻。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300至500米,仅北、东、南部边境地带为高原山地。北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或半沙漠,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强;东部是高原地区;中西部为辽阔的准平原;西北部提贝斯提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沙里河(Chari River)等。乍得湖(Lake Chad)水域面积1540平方公里,为非洲中部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由于乍得地处非洲中心,远离海洋,全年高温炎热,且国土大部为沙漠地区,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
位于西北部提贝斯提高原南端的死火山库西山(Emi Koussi)海拔3445米,是境内,也是撒哈拉沙漠中的最高峰。截至2005年7月,人口为982.64万人。共有大小部族256多个。其中萨拉族(Sara)约占总人口的27.7%,阿拉伯人12.3%,梅奥—凯比族(Mayo-Kebbi)11.5%,卡内姆—波尔奴族(Kanem-Bornou)9.0%,瓦达伊族(Ouaddaï)8.7%,哈贾莱族(Hadjarai)6.7%,坦吉莱族(Tandjilé)6.5%,达萨人(Daza)6.3%,菲特里—巴塔(Fitri-Batha)4.7%,等等。约有54%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4%信奉基督教,10%是泛灵论者,其余为无神论者。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南方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
公元前2000年以前,此地已有人类活动。700年左右,萨奥人(Sao)建立加涅姆帝国(Kanem Empire)。16世纪后,出现与之抗衡的巴吉米尔王国和瓦达伊王国,从此三国混战不休。16世纪后,出现了巴吉尔米王国(Kingdom of Baguirmi)和瓦达依王国(Ouaddai Empire),从此出现了三国混战局面。1883至1893年各王国相继被苏丹国苏丹拉比赫•祖拜尔征服。1900年,法国殖民者开始入侵。1920年,法国取得全国的控制权。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个省。1929年,法国开始在当地大规模生产棉花。1958年,宣布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Francois TOMALBAYE,1918~1975,1962~1973在任总统)带领下从法国独立,成立乍得共和国。乍得的国名源自国内的第一大湖——乍得,在当地语中,“乍得”(Chad)为“一片汪洋”的意思。
乍得的人名受到法国文化和伊斯兰教的双重影响,人名主要来源于阿拉伯语人名和法语人名,如文学评论家艾哈迈德•塔博耶(英语:Ahmat ATBOYE,法语:Ahmat ATBOYE)的名字“艾哈迈德”(Ahmat/ Ahmat)是阿拉伯语人名,意为“盛赞”;律师戴尔芬•吉赖巴贝(英语:Delphine DJRAIBE,法语:Delphine DJRAIBE)的名字“戴尔芬”(Delphine/ Delphine)是法语教名,意为“海豚”;与法语国家人名一样,乍得也有使用复名的现象,如作家和外交家玛丽—克里斯汀康德亚(英语:Marie-Christine KOUNDJA,法语:Marie-Christine KOUNDJA,1957~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