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风俗(3)
世杰
蒙古族劳动习俗
蒙古族在养牧、围猎方面有独特风俗。蒙古族自古以来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无城廓常居"。故养牧为其主要生产方式。解放前纯牧区驻牧之地有冬夏营盘之分。冬营盘则寻山谷的阳坡、沙丘柳林的避风处住扎,以避风雪;夏营盘择水草丰美之地,结帐于平原,游移自由。营盘转换,春在5月,秋在10月前后。对牲畜的饲养,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日间放牧为男人活,马牛羊驼皆结群,出牧时有头畜(羯羊、公牛、公马)带领圈敛,日落归牧后,入圈、接羔、挤奶、烧茶皆女人负责,因此牧区劳动强度女人要大于男人。
牧畜抓膘也有季节性,《东斋纪事》记载:"牛马有熟时,一如南人养蚕也。有雪而露出草一寸些,此时牛马在熟;如无雪或没草,则不熟"。这一习俗迄今牧区仍保留。即牛马羊只有吃了着霜或落雪之草膘才成熟。
牧畜去势(公畜阉割),是畜牧业生产一重要活动,各地均在春季选固定吉日进行。牛马羊多在农历四月初五、十六两日,驼则入冬后的九天进行,公马去势多在3~4岁间。一村集中割势,由当家人执刀,睾丸割除后,用烧红的烙铁烙焦伤口止血,并敷以鹅毛灰消毒。割出的牛马羊睾丸,煮熟给儿童或老人吃,以滋补强身。一村去势结束后,还要摆宴饮酒,以示庆祝。
牲畜"烙印"也是一种生产习俗,俗称"招福"。烙印开始前,将牛马赶在山脚下平坦的草地上,弄起杏木疙疸火,将带有标记的长柄铁印子在火里烧红,将刚成年的牛马顺序赶过,持印人将铁印在牛角或马的后胯上,留下终生不褪的印记。旧时有印记的牲畜,丢失易辨认,出卖好出手。
围猎是蒙古族古老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清代及民国初年,赤峰地区仍有虎、狼、黄羊、野猪、狐狸、兔等围猎。其规模有联旗猎、地区猎、屯乡猎、单独猎等。数旗联合一起要有几千人参加,称"阿巴"。"阿巴"活动集约性很强,原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巴林、奈曼等旗传统的三大"阿巴"分别在农历四月十六、五月十七、五月二十五日在格斯尔、杏仁台、好力宝(皆在阿旗)三地进行。"阿巴沁"(猎手)从遥远的家乡用勒勒车带上帐蓬、食物、猎具到指定地宿营,翌日日出前到围点集合,成千上万的"阿巴沁"同时出动,在方圆数十里的猎场上,顿时喊声如雷,尘土飞扬,被惊起的动物四处奔跑。"阿巴沁"们纵马驱犬,抡枪张弓,投掷布鲁(猎具),争先恐后扑向猎物。最先扑到者,须用缰绳套住猎物的脖子,后到者均以先后次序把定猎物的四足、胸肋、脊尾,宰杀后循惯例将各自所得部位一一分割。小型、分散狩猎活动称"固若勒乎",三五猎手徒步行围,用火枪、布鲁或绳套扑杀猎物,猎毕合理分配所得,老幼优先,公平公道。
汉族劳动习俗
旧时赤峰地区农民素有"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劳动习俗,"男耕女织",祖辈均过着平淡而贫穷的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强体力劳动中,为了协调体力,激励情绪,往往进行 "伴唱"活动。如筑坝打夯时要唱《打夯歌》,搬运笨重物品时要唱《劳动号子》,吊杆提水时要唱《提水歌》,修房建屋时要唱《行路歌》等等。这些演唱曲调,大多是民间小曲、戏剧,唱词内容除固定的戏文外,多为演唱者见景生情即兴创作。
清代及民国时,赤峰、经棚、乌丹、林东等街区内店铺多为"座商",经营时有诸多风俗。早晨开业学徒卸门板时,必须顺正面以次竖放,以示"百事顺遂"。打扫店铺时,要由外向里扫,以示"招财进宝"营业开始后,学徒要笑迎顾客;铺内无主顾也不准坐下,以表"精神吉利"。担贩走街串巷,多以叫卖招徕生意。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叫卖方式,一般是"卖啥招呼啥"。货郎担或推独轮车串乡,用一种特别"拨郎鼓"招徕顾客;串乡郎中卖成药,则肩上背着"药搭子"或药包,进村后高摇手铃,患者听到清脆的铃声即可请入就诊。油贩子肩挑柳编油篓,敲梆货卖。
匠人习俗更多一些。铁木匠的工具他人不得随便乱动,铁铺的铁砧、风箱,不得随便敲打或推挪,年节还要焚香祭祀,以保平安。匠人外出作生意,也有自己独特的招徕方法,镪刀磨剪匠人,进村口吹短号,发出"呜呜"的响声;剃头的挑着一头是工具箱(兼做木凳),一头是铜脸盆和烧水的炉架,手摇"唤头"(形似大镊子),中间用棍子一拨,发出"嗡嗡"响声,铸铁匠则肩挑烘炉、焦炭,吆喝卖艺,以乞生意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