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四牌楼历史故事(4)

晴虹酱

后来许多人认为宋朝打了胜仗却以向辽年输30万银帛的屈辱条件订立了“澶渊之盟”,实在是丧权辱国的行径,根本不值得夸耀。其实不知,在“澶渊之盟”前,五代及后周各中原得主都向辽(之前为契丹)称臣纳贡。宋朝建国后,宋太宗赵光义曾于公元979年、982年两次以优势兵力发动大规模的对辽战争,试图收复被辽占去的幽、云等州,但都遭到了惨败,又不得不向辽称臣,还将自己称为儿国。澶渊之战,宋朝以弱势兵力取得阶段性胜利,辽兵只是受到了重创,其兵力仍占很大优势,在这种情势下订立的澶渊之盟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以兄礼事宋皇帝,承认宋原来的边界,退出辽当时占领的河朔地区。所以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是宋国的一次前所未有的胜利,宋国上下举国同庆,宋真宗由此被认为功超前代,封禅泰山。并且从此宋辽间果真和睦相处,100多年间无大的战事。

辽侵中原几次都败在了濮阳城下,从此,辽视濮阳为禁地,再也不敢凌犯。宋也认为濮阳为国家北方的安全屏障,“北门锁钥”、“河朔保障”称誉由此而来。

“澶渊旧郡”的来历就有点耐人探求了。澶渊是周朝时位处现濮阳西、内黄南的一个内陆湖泊。郡作为行政辖区初现于周朝,那时“千里百县,县有四郡”,规模比县小,方五十里,相当于现在一个小乡的面积。它的命名一般用于新开发的地区,有时也作为对有战功人员的封国。春秋时代晋国、秦国在新取得的地广人稀的边地不设县而设郡直辖进行管理。战国时代,这些边地逐渐繁荣起来,人口逐渐增多,因为这些郡地盘太大不易管理,便在郡下划分为若干小县。后来秦国统一实行郡县制,统一转成了郡大县小,县被郡管。

澶渊郡初现于春秋时期,属于卫国,郡治当设在澶渊湖泊南,其主要职能恐怕是管理湖区事宜。澶渊郡的出名其实并不在于这个湖泊,而在于春秋时代诸侯们曾在此举行过两次著名的会盟。一次是公元前553年,东西两个大国齐和晋为争夺中间小国鲁、卫、曹的统领权,打了几年仗后难分胜负,忽然想到了用和谈来下台阶,就在中间澶渊这个水秀鱼肥的地方纠集了各自的随从国13个国主,订合约于澶渊。第二次是公元前543年,宋国遭遇了灾荒,还是上述这些国家的大夫又到这里举行聚会商讨如何救济宋国,结果还真形成了共识,都多少给了宋国一些财物。这两次会盟都被后世传为美谈。公元前242年,秦国相国濮阳人吕不韦派兵越过韩、魏占领了濮阳,将这里并为东郡,直到汉末东郡仍为天下大郡之一,曹操就是在东郡太守任上招降纳叛,组建了青州兵,奠基了他争夺天下的根本。

从以上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四牌楼四个牌匾有三个牌匾都在表示着对澶渊故事的崇敬,都有着澶渊之盟的魂魄,这种情结只能产生于北宋时期的澶渊之盟之后。所以我们也不难推断,四牌楼应始建于北宋时期的澶渊之盟之后。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佳鑫酱
  • 趣闻 健忘症
  • 趣闻 薄荷绿姑娘
  • 趣闻 霞影桑
  • 趣闻 香芹酱
  • 趣闻 癮與深巷
  • 趣闻 晓丝
  • 趣闻 陌微凉
  • 趣闻 宜嘉酱
  • 趣闻 轩秀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