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户县小吃
安青
户县小吃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特色各异,质优价廉。其中包括以下四种特色小吃:辣子疙瘩,摆汤面,秦渡镇米面皮,户县软面。
秦镇米面皮是陕西户县秦镇著名特色小吃之一。
秦镇凉皮闻名遐迩,吃出了秦镇人的灵气,关中地区有句俗话,“乾州锅盔,岐山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一过沣河大桥,号称“百年老字号”的秦镇凉皮店沿着马路两侧一家挨一家,即便是冬季也不时有食客光顾,秦镇大米面皮的特点是四个字: 筋 、 薄 、 细 、 软 。面皮本身,色白如雪,光润如脂,页薄如纸。喷香的油泼辣子,五香料醋,观其状:条条米皮白生生,朵朵菠菜绿盈盈,个个豆芽黄愣愣 。
而秦镇米皮的由来也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大旱,秦镇稻田多出稗秕,农人无法完成粮食进贡任务。当地一位叫李十二的农民,将打下的稻米用水拌湿,碾成米粉,和成糊状蒸熟,切成条状,制成了最早的米皮上贡,始皇帝大喜,钦定秦镇米皮为朝廷贡品。后来,每年正月二十三,秦镇家家户户蒸米皮,纪念李十二。
秦镇米皮制作的习俗与技艺由此世代相传,成了陕西地方一道历史知名小吃。以大米粉加水成糊状,摊于甑篦蒸熟,切条加佐料而食。用料讲究,制作精细,皮条晶莹如玉,光滑如脂;调上辣子油,红似玛瑙。口感柔而筋,辣味浓而香,色味俱佳。建国前后,秦渡镇南街尚家、单家,西街杨家,北街薛家为有名。80年代以后,发展至200余家,遍布县域城乡,进而扩展至省内外大中城市。
户县软面是 “关中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裤带”。
“关中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
户县软面面条,宽约两指,长约两寸,不薄不厚,冒着热气,散着幽香,用白颜色的大老碗盛着。这香味散着天然的麦香味,是一种面香、菜香、肉香、豆腐香、料香混合到一起的浓郁香味!这香味,对于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再也熟悉不过的,对大都市的人,保证您也一定香到心扉。这只是感官和味觉印象,真正体现美味的感觉还是吃到嘴里的这种感觉。户县软面的主要原材料是麦子。而它的产地户县地理位置比较独特,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产出的麦穗大而厚实,磨出的面粉精白而细腻。所以做出的面食幽香而筋道,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
摆汤面,距今70年历史,由陕西户县县城人单吉庆以农村臊子面为基础改进而成。工艺独特,调料精良,为县域群众所喜食。
摆汤面乃户县传统名吃,获中华名小吃誉称,摆汤面的面条与一般面不同,讲究一些的都用手擀的碱面(既和面时水里加盐和碱面),擀出的面条薄、筋、光不易煮断;吃法也与一般面吃法不同,一碗上好的臊子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肉丁(用酱油、醋、盐、大料、葱姜、肥瘦肉盘好的臊子肉),一碗温汤面条,吃时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来回摆动,让其充分沾上调味汁子,喜庆宴席、团体用餐,节日待客中间搁一盛有温水的面盆,每人面前一碗臊子汤,将面条挑入汤碗中,如此往复,席间香气四溢,主宾谦让,亲亲热热、和和美美、温馨融融,别有一番情趣。
其特点:面薄筋光,油汪汤煎,酸香适口,素有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象条线,吃到嘴里光又绵。户地民间有朴素而又形象的歌谣形容摆汤面:“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叠丝线,吃到口里嚼不断,咽到肚里香半年”。
辣子疙瘩,为陕西户县县城人姬常娃之父创于清朝末年,在姬常娃经营期间出名,已有百年历史。用料为大肉、桂圆、八角、花椒、小香、生姜等。疙瘩,是由“形如偃月,天下通食”的扁食演变而来,肉块均匀,肉色鲜红,酥而不脓,肥而不腻;汤汁浓郁喷香,酸辣适口,开胃生津,御寒发汗,食之使人轻松愉快。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辣子疙瘩出了巷,街头街尾到处香,争先恐后去排坐,只怕迟了不见汤”反映了群众争先恐后品尝的场面。没吃过大肉辣子疙瘩的人,会对这名字觉得费解,其实大肉、辣子、疙瘩,是并列关系,突出的就是这三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