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老龙
永伟酱
三原老龙又称“筒子龙”,以县城西关西村、东村等村为代表,故名“西关老龙”。
三原老龙是一种民间龙舞艺术,起源于民间传说,唐王李世民为龙头“画龙点睛”,为百姓祈福求雨的故事。
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年天下大旱,李世民微服到三原体察受灾民情,一路上看到百姓因缺水而双眉紧皱,面无喜色,清河的水也已见底,心中十分忧虑。
走到龙桥镇清河岸边,见有一画铺,便进去歇歇脚,看到画铺中堂挂有一幅龙图,那龙画御鸯云驾雾,活灵活现,美中不足是没有画眼仁,于是李世民提笔道:“愿苍龙得睛复生,布云施雨,携我安抚天下黎民百姓,固我社稷江山。”说罢便饱蘸笔墨画上了眼仁,那龙点睛后,变成真龙腾空而起,聚云施雨,不一会儿,降下了倾盆大雨,解救了百姓干旱之苦。百姓无不称颂唐王李世民“画龙点睛”的恩德。
从此,为了得到龙的庇佑,年年风调雨顺,三原每年在耍龙前,都要到清河边上举行隆重的点睛仪式,邀请权威人士或德高望重之人前来为龙点睛。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关老龙已经由最初的祭祀活动演变到今天的欢庆娱乐活动,并且成为三原春节元宵佳节社火活动之首。
龙舞的道具在制作上也别具特色,造型大而长、神态威严、龙身筒子、用竹篾编制而成,被国家文化部档案库收藏,专家意它为活着的出土文物、活化石。
近年来,曾参加黄陵祭祖和重大文化活动的表演,其套数有:“龙门三现”、“翻江倒海”、“朝天一柱香”、“盘龙门”、“回龙门”等名目。
西关老龙的整个表演时间在十分钟左右,舞龙者为青壮年,分两组轮番上场,每组7人,2人分执龙头、龙尾,5人执龙身。1人擎龙珠,4人表演鱼籽灯,2人表演海巴,4人表演鲤鱼,1人表演鳞鳌,烟火1人,锣鼓队由10—15人组成。
西关老龙分为两个乐章,第一乐章为“鱼龙变化”:在舒缓有序的锣鼓声中,由两人抬着龙门置于场中,四人各擎两盏鱼籽灯在场中上下翻舞滚动,忽明忽暗,忽聚忽散,游来游去,最后聚在场中,鱼籽也叫“云朵”,既可代表老龙被请上岸后聚云降雨时云的动态,又可代表鱼籽在水中飘忽不定云游的舞蹈情景。等到鱼籽散开退回四角,这时龙门又钻出四尾金色鲤鱼,表示鱼籽变成了鲤鱼,四盏鱼灯跑出“二龙出水”图案,冲出龙门之后,好似在大海中邀游,一会儿腾浪跳跃,一会儿穿梭追逐,最后聚在场子中央,在一把烟火中,鱼又变成了龙头鱼身的鳌了,鳌游出龙门之后,便在鱼群中穿梭游玩,破浪腾跃,忽而同鱼儿嬉戏玩耍,忽而围鱼追逐。游回龙门后,直到一道烟火腾空而起,引出蛟龙为止。一切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自然,充分展现了生命的产生、衍变、发展过程,这是很神奇的。
第二乐章“龙游天下”:在紧锣密鼓声中,蛟龙随着直冲云天的烟火,在龙门内向外探头三次,是为“龙门三显”,跃出龙门后,引龙者举龙珠起伏转折,灵活地逗引龙头按前后左右四个方位飞腾跳跃,称之为“龙拜四方”。只见蛟龙能钻、能绕、能滚,时而高耸,似飞冲云霄;时而低下,象入海破浪,先后表演出“朝天一柱香”、“龙大盘”、“翻江倒海”、“珍珠倒卷帘”、“单钻”、“双钻”等造型,动作复杂,循势连贯,最后蛟龙踌躇满志地带领龙子龙孙游回龙宫。如果说“鱼龙变化”只是龙舞的前奏曲,那么“龙游天下”则是龙舞的精华所在,蛟龙或展翼高飞,或昂首长吟,或腾云驾雾,变幻莫测,多姿多彩,充分体现了龙的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特征,更加彰显出龙的至贵至尊,施展出中华民族的巨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弘扬了一种纵横红天,浩然字内的民族大气,这是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
三原西关老龙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还是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都与农耕生活紧密结合,并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还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它既继承了汉唐时期质朴、粗犷与厚重的风格,又吸取了明清以来戏剧道具的工艺造型的特征,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渊源的完整性,总而言之,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里的一块瑰宝,西关老龙以其展现中华大地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对增强社会凝聚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对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