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七峪村武家大院
汀兰酱
武家大院位于五龙镇七峪村,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是一座颇具林州地方特色的清代建筑。
庄院建于山坡间,坐北向南,前面临河,背后依山,共有九进院落。一条平坦宽敞的石板街,从第三、四院之间横向穿过,将大院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一进院建在河岸边,后边各院,沿中轴线呈台阶状依次升高,且地位愈高,面积愈大。现在,位于路南的第3院,保存基本完好,主楼5间两层,二层与房后的街面基本持平,楼房正面,全为采光透气的木质花格门窗,北面临街开有1扇小门。相传,路南3院,分别是武家的私塾和厨子、马夫及其他仆人们的住地。
大街北侧临街的一栋小楼,是武家大院第4院的门楼,上有八角形小窗,下为半圆形拱券,券门上刻有“东西铭”(注)3个大字。下为两扇木门,进门拾阶而上,即是武家的第四院。
第四、五两院,只有根基没有房屋,据说,当时武家正欲续建,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接踵而至,从此再没开工。
第八院也称“前院”,因位于主人居住的第九院之前得名。前院正房5间两层,两侧各有厢房3间。正房一楼为1门4窗,门额有横石,上刻“惟善有庆”4字,字的四周镌有精美的图案装饰。正房二楼前面有4个小窗,背面有1门4窗,从二楼出后门,可直达第九院。
第九院是武家大院中地位最高,面积最大的一个院落,也是林州市一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清代建筑。因是院主武老殿居住之处,故称“主院”。
此院分上下两院,中有石台阶通连,台阶旁,装饰有石制栏杆。院内地面全用青石铺砌,主楼筑于高台之上,东西各有偏房5间,堂屋一楼窗台以下全用青石垒砌,主房正门两侧前檐间,立有两根硕大的长方体石柱,柱上刻有一副对联:
“风清月白得意时无过于斯,鸟语花香会心处不必在远。”
诵读此联,不难看出当时大院落成后,主人心满意足的精神状态。
武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创建人武静国(民间通称“武老殿”),他有华国、现国、裕国3个弟弟。弟兄4人,青少年时代,皆以放羊为生。到光绪二年(1876),家中羊群发展到了1000多只。
要问武家是怎么富起来的,当地人说,那是沾了灾荒年的光。
光绪三年(1877)、四年(1878)、五年(1879),林州连续3年大旱,酿成了“人吃人”的千古悲剧。关于当时的惨景,桂林镇琅沃村民国元年《重修六圣祠碑记》中,记有这样一段话:
光绪三年人吃人,男女饿毙逃出门,
东村不敢西村走,娘吃儿肉不心疼,
米价每石十七串,麦价十五串有零,
瓜秧豆秧白甘土,剥去树皮刨草根,
二八妇女不上串,十岁女儿换烧饼,
出卖田产没人要,卖羊更比卖地行,
……
这最后一句,就和七峪村武家有关。当时,今五龙镇一带的村庄,饥饿的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武老殿家的羊群。人们情愿以1亩地,换武家的1只羊,来救生命之危。武家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将家中的1000余只羊迅速出手,变换成了千余亩良田。转眼之间,武老殿即由一个羊倌,变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地主。
灾年过去后,土地升值,武家又将部分土地变卖,开始投资造纸、烧石灰等产业,并到临淇、茶店等地经商开店,时隔不久,即开始了大规模的庄园建设。
光阴似箭,日如穿梭,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武家大院,现已苍老了许多,目前,尚存5个院落,房屋90余间。
注:东西铭:即《东铭》和《西铭》的合称。出自宋代哲学家张载,于其学堂所书的铭言。左书“砭愚”,曰“东铭”,112字。宣扬的是儒学“诚信”学说。右书“订顽”,曰“西铭”,253字。宣扬的是儒家“仁孝”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