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杀心结难解 人际交往实为诱因

玻璃杯

我国教育特色决定了人际交往问题多体现在大学期间。中小学教育时段,学生生活轨迹单一,学生基本保持学校、家庭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加之中小学年龄段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定型,学生间矛盾比较少。到了大学,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学习加之大学生有更多自主时间与实习课程需要他们与社会及他人接触。从中学那种只有学习的生活进行180度大转变使得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日照某高校大二学生小刘今年21岁,由于家庭原因及与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选择了辍学,还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幸亏心理治疗师通过治疗改变了他的想法,救了他一命。

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小刘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是个讨人厌的人,连爸妈都不爱自己。“要是爸妈爱我怎么会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天天陪在我身边?”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刘觉得,身边的人都瞧不起、不喜欢自己。于是他变得越来越内向,并长时间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也一直不理想,与同学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2012年,小刘选择了辍学,后来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在实施自杀前,他去了一趟日照市心理咨询中心,经过几次治疗小刘不仅开朗了很多,和爸妈相处得很融洽,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生活目标。

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多发生在大学

我国教育特色决定了人际交往问题多体现在大学期间。中小学教育时段,学生生活轨迹单一,学生基本保持学校、家庭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加之中小学年龄段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定型,学生间矛盾比较少。到了大学,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学习加之大学生有更多自主时间与实习课程需要他们与社会及他人接触。从中学那种只有学习的生活进行180度大转变使得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扬州大学的一次调查显示,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宿舍关系十分融洽,基本融洽和偶有矛盾的占到了48%,还有2%的调查者表示宿舍关系非常紧张。具体到矛盾产生的原因,数据表现为:认为生活作息习惯不合的占65.45%,58.18%的矛盾由意见不合导致,宿舍卫生问题产生的矛盾则占了38.18%,另外言论霸权等性格致使的冲突有27.27%。

可见大学生日常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多集中在生活琐事上,加之国内独生子女比例大幅提高,从小就娇生惯养,极少被否认的学生们面对同样想法寸步不让的同学,矛盾在所难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多。

扬州大学的调查还显示:在出现宿舍矛盾纠纷时,仅有73.64%的调查者选择积极沟通,而表现若无其事的占到42.73%,通过吵架与打架的则有10.91%。超过一半的学生在面对矛盾时选择消极面对或暴力处理,缺乏积极沟通或沟通方式错误是主要诱因。令人遗憾的是,缺乏沟通缺乏或不得法正是导致很多学生由于无法处理人际关系而自杀的原因。

专家建议

“忽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和导致同学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熊燕分析,在进大学前,许多家长和老师以及学生都比较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她建议,学生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要多谦让和包容,客观评价一个人,看到他人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他的优点,并学会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