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窦氏族谱序(2)
若波
老谱《窦氏族谱》初修于乾隆十年(1745),先由十世祖廷宰、廷卿兄弟初议,后经十一世珙祖和十二世鋐如祖草创。乾隆十八年(1752),文渊祖重修。时任浙江学政、后任左都御史的诸城思道公十三世传人窦光鼐丁忧在家,亲赴窦家洼村“专以谱志为叮嘱”,叮嘱同世兄弟文渊修好家谱,并议定重修家谱之体例。此后经十四世作相祖、十五世昭煊祖、十七世儒慎祖等相继续修。除以上间祖谱外,现存谱本还有六世强祖支谱、辉祖支谱、七世云鹏支谱、十二世彦岭祖支谱、八世亮祖支谱、六世镗祖支谱、七世却祖支谱、七世文表祖支谱、十一世芳声祖支谱。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族进行了一次续谱活动。当是时,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困难。但为了家族文化传承和世系接续,前辈贤明毅然决定修谱。此次修谱规模颇大,影响广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解决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特别从田村、卢家庄子祖茔中挖出年久沉地的祭石,考证出老谱失载的自始祖以下一至五世先祖之名讳与世系图谱,为本次纂修总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观老谱,特别是间祖支谱,可谓典范的家谱稿本。体例完备,世系清晰,家传简明生动,文笔流畅严谨,书写端庄工整,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为考证先祖历史和研究明初山东移民提供了重要史料。老谱与续谱相合,汇成完整谱牒。总谱的修纂与保护留传,实是我家族之大幸,也是今日潍坊谱牒文化之大幸。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受盛世修志影响,一些地方开始“盛世修谱”。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族各支各地陆续出现一批修续族谱热心之士,并酝酿纂修总谱事宜。乘借全国全省窦氏历史文化家族发展史研讨会召开的东风,我族人的孝子仁人之心怦然而动。在村委会主任文标的支持下、在明智族人的资助下,把纂修临朐窦氏总谱提上了议事日程。大家自发组织起来,成立编纂委员会,义务承担起来。此次修谱旨在修一本总谱,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辛超过以往。为摸清我族人居住分布情况,编委会成员不辞艰辛,跑遍全县八十余个村庄,省内近二十个县市区,边发动边寻访边记录。寻支谱、探墓碑、访族人、稽堂折,行程几千公里。
为了充分发动各地族人掀起续谱高潮,于二〇〇六年正月二十二日,举行了一次隆重集会。会上提出这次修谱的目标是纂修一部完整的、系统的《临朐窦氏族谱总录》,目的是“敬宗睦族,不忘本源,扬我窦氏美德,振我窦氏家声”。随后,于二〇〇六年农历三月初六在窦家洼祖茔举行了一次传统的祭祖活动,修谱聚会与祭祖活动,凝聚了族人亲情,激发了修谱热情,有力地促进了修谱工作进程。
在寻访搜集大量史料、口碑基础上,纂写成员进行精心梳理、辨析,力求做到一切有据可信,有来历、有凭藉。在编纂过程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几易其稿,历时三年,终成巨册。
这次纂修总谱有以下族人归入临朐窦氏祖怀:平邑费县支、沂南王泉村支、沂水赵家楼、大桥支、蒋峪街支、蒋峪蒺藜沟子支、九山镇山东村大小花龙潭支、寺头丹崮郭泉支、高垣墙两岭支、后马陵支、博山天津湾郭庄支、青州夏庄支、寿光东刘营支,他们有的失谱年久,不知从哪里来,不知祖宗是谁,此次修谱使他们得以认祖归宗,了却心愿,解除困惑,实是可喜可贺。尚余遗憾的是在百公里之外,特别是早年迁居山西、东北地区者,因久已失去联系而未尝入谱,期冀后辈贤良能完成此大业。
总谱是集大成者,汇众支系于一谱,内容宏博,史料翔实,世系清楚,家传简明。与老谱相比更具现代特色。(比如,将女性也列入谱系的记录范围内)可以说,这是用现代人的眼光修纂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一本总谱,是一部可信可传的总谱,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谱在手,可知窦姓六百余年起伏兴衰,展谱在目,可知窦姓先贤乡能祖传家风。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寻根觅本,追源探流,为人之天性,中外皆然。由宗族的团结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应用。”
修谱是一件功在当今,惠及子孙的伟业。现在修谱除传统功能意义外,我想对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庄与和谐社会,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为修谱、护谱做出贡献的先辈,对新修总谱出资助力的乡贤,深表感谢。有谱,就有老根,不管走至多么远,总能找到回归故里的路径,不管传到多少代,都能寻着连通祖怀的脉络。
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具有悠久历史的我窦姓家族,定能与时俱进。愿我窦氏子孙,仰先祖厚德,承先贤遗风,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携手并进。和谐发展,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朐山巍巍,弥水泱泱;窦氏子孙,世代永昌。
二十一世孙锦平谨识
——作者简介:
锦平:生于一九六〇年三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现任潍坊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山东省窦氏历史文化、家族发展史研究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