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民间习俗(2)
久伴
于都民间习俗:把棺材放在自家楼上
棺材,也叫棺木、寿棺。是承载人类遗体入葬的一种大盒子。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于都人也不例外,自然也很重视自己的身后事。因为以前的人经常发生瘟疫、战乱、饥荒、匪患,当时卫生医疗条件比较差,人一但遇到危险就很难熬过去,意外死的,英年早逝的人比较多。于是大多数人四十岁一过就开始赞钱积棺材本,以防自己突然死去,妻儿孤苦没钱买棺材,很不值得。所以大家一但赞够了钱,就会早早的去棺材铺,或着找木匠给自己量身订做一副棺材棺材。
棺材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制作。也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但大部人家还是选择用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制作,价格实惠便宜。既然是木制的棺材,就要避免风吹雨淋和日晒,就肯定不能露天摆放,当然也不能埋在土里,这样也会腐烂,更不能放在山洞或者祠堂里,因为是新棺材,放在山洞和祠堂也不安全,容易发生偷盗。
大户人家还好,房屋比较多,可以选用杂物间或者闲房另外放置。而普通人家没那么多房屋,为了保护那么珍贵值钱的棺材,于是就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家的楼上。有的人家里人多的,楼上就会出现好几副棺材。现在要是遇上这场景很怪吓人。
到了建国后,大家基本上都有钱买棺材了,所以偷棺材的事就越来越少发生。大家也就开始把棺材往猪圈、牛圈上面的稻草堆了放。上面用稻草盖的严实严实的过了几十年也崭新崭新的。有的人家则把棺材,抬到茅厕的梁柱上,面上盖些稻草或者薄薄塑料膜子,这样的厕所一般只有自家人敢去上。
如果有外人内急而不知情,预先没有心理准备,跑进去上厕所,抬头一看一副或者几副黑油油的棺材挂厕所梁顶上,把内急憋回去是轻的,把人吓病得不少。
目前这种自家楼上放棺材的习俗,已经很少见,但是在猪圈、牛圈、厕所上面放棺木的习俗,依然在少数乡下的农村还有很多保留。今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火化制度的实施买棺材和在家里放棺材的习俗,减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