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艺术(5)

博涛酱

五、 闽南民间美术、工艺

闽志民间美术工艺,如果仔细算去,那简直无法胜数。从古建筑中各种造型各种花纹的石雕,到上元之夜令人目不遐接的花灯;从无数庙寺中泥塑木雕、栩栩如生的佛象,到街头巷尾各色工艺童玩,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而且由于它和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由于闽南人民对艺术的禀性,推动着它每日每时的不断发展更新之闽南民间美术、工艺,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它善于运用大自然赋予闽南的各种材料资源,如石头、竹子、草等等。尤其是石头,随处可见各种鬼斧神工般的石雕、石刻,常常令人叹服不已。

第二,它同民间的信仰信俗、岁时节庆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大量的寺庙,为能工巧匠们提供施展绝技的机会,也往往成为闽南民间美术、工艺精彩的陈列馆。而各种岁时节庆的灯笼、踩街游行的民间歌舞、野台戏曲,也往往淋流尽致地展示闽南的纸扎、剪纸、皮雕、刺绣、竹编、木雕等等工艺。

第三,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又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那门楣梁栋上的彩绘,那缕空精雕的窗格,各种草编、竹编,各种瓷盘陶壶,各色小巧怡人的童玩,完全与人们的生活不可分离;也使人们犹如生活在艺术的海洋里,熏染着他们的情趣性格,创造和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环境。

面对浩如烟海的闽南民间美术、工艺,只能简要地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种:石雕、木雕、民俗彩绘、竹编、瓷塑、彩扎、剪纸和刺绣。

石雕

闽南遍地是石,石雕最具特色,尤以惠安石雕最为著名,历史悠久,驰誉中外。惠安出土的五代墓葬,就发掘出各种装饰花纹的石雕物。明初,惠安崇武有专门的石雕作坊。明末,福州等地就有惠安石匠开设的石店,雕刻石具、石碑,并有仿画雕缕之作。大者,如清源山下的老君岩石雕,依天然巨石而成;小者,如摆设案头的青斗石笔架、镇纸,上边雕龙刻凤,令人把玩不忍释手。泉州洛阳桥的石狮石刻和老君岩石雕,台湾龙山寺八对大龙柱,集美陈嘉庚先生陵园的各种历史人物、花岛兽虫的石雕石刻,南京中山陵前的华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柱座,菲律宾马尼拉解放纪念碑前的两只狮子都是闽南石雕的代表作。

闽南石雕工艺有园雕、浮雕、沉雕、影雕几种,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绝活。

最绝的是园雕。一块石头,上下左右都要经过加工,缕空多,精度高,难度大。最早是石狮子口中那可以滚动的石珠子,令人惊叹,以后发展到牧童手中细若火柴梗的牵牛绳。其工艺的难度,非高手不能企及。

浮雕是石面上作精雕细刻,形象凸起,有立体感。惠安的石雕刀路活泼,线条清晰,一块石板上众多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各有特色。

沉雕形象下凹,简练分明,大多是雕刻文字、花卉之类。惠安艺师曾用沉雕手法在青石上加工出石雕小屏风,十分精致玲珑。

影雕细腻逼真,是在青石板上用不同型号的纲纤,千镂万琢,靠铅点的疏密、深浅、粗细、虚实结合,相映成象。

闽南石雕,既是灵工巧匠的高超手艺,也离不开大自然赠予的精美石材。崇武的峰白,东园的细花,张坂的花岗,螺阳的古山红等花岗岩石质坚硬,色彩斑烂莹洁,十分美观。而民间俗称为青斗石的玉昌湖青石,质地精细,色泽青翠,光可鉴人,不忌酸碱,不反潮,不长青苔,夏署散热快。这种青石雕最受欢迎。

台湾比较缺乏这些精良的石料。早年的石雕,不但师傅都是由闽请去,连石料也都从惠安等地载去。也因此一般的民居房舍,就不像闽南就地取材,多用石料,且随处可见石雕。台湾大多数石雕都集中在庙宇和墓地。

台湾的石雕技艺由泉州惠安传去,并在那儿扎下了根。特别在花莲。石雕艺术有一定的发展。但49年后断绝与大陆的贸易,使闽南石材难以到达台湾,只好取用台湾的观音石。观音石质松多孔,适合复杂的雕缕,但极易风化。因此石雕水症难以达到如鹿港龙山寺,天后宫和艋甲龙山寺所留存的那些旷世之作。

木雕

闽南传统木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庙宇到家庭,从神象到木偶头,各种木雕艺人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巧。

闽南最常见的木雕工艺品,莫过于家庭里的酸枝木、红木、楠木制作的家俱和缕空精雕接榫而成的窗格。

酸枝木即檀木,木质极为细密坚实,通常用来制作太师椅、供桌、茶几。椅背和扶手,总是做成柔和的弧线,刻上流畅贯通的线条,并雕缕出十分精致的凤、鹤、花、瓜果等图形。有的还有大理石。这些大理石大都由云南来,也有称云南石。大理石都经过细致的琢磨,显出如中国山水画般的景色。镶嵌在黑的或红的木雕之中,有站一种特殊的魅力。

供桌分上下两块,高的为中案桌,其下为八仙桌。其雕艺多展现于桌前檐下及前边的两桌脚。有的为缕空的方胜连环或云头纹,有的更雕上八仙过海、武将骑马的场面或花岛山水的风景。人物表情生动,栩栩如生。在那样小的画面里,把景物雕得那么纤细、灵活,堪称一绝。

闽南的红眠床,也是民间工艺师显示身手的地方。一般人家的床都是用楠木,比较有钱的有檀木、红木、鸟心石木。床的左右背面都有床篱,顶上有床盖,正面的上沿和两边也伸出一截床篱来。这些床篱,厚约寸余,不是精雕细缕,就是彩绘斑烂。讲究的床篱要里雕外雕,俗称内枝外叶。通常雕刻的多为象征吉祥之物,如石榴多子、麒麟送子、牡丹富贵、凤凰呈祥等。

早年大厝的木窗格,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工艺。据说,将木材缕空精雕接榫而成的窗格的形式与图案变化有上百种之多。

闽南多寺庙,这些庙宇又多是重资兴建,石雕木缕,无处不是精工细琢,留下了许多传世的雕艺作品。在庙宇的雀替、通道、神龛、门扇、窗格、莲麻、乃至斗拱,都留下艺人们的绝妙手艺。如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斗拱间的24尊飞天乐伎,以波斯古基督教天使安琪儿的形象结合我国传统的工艺雕成。圆唇,裸胸,曲线动人,背后有一对翅膀,双手执乐器或捧文房四宝。这些立体雕放慢的飞天乐伎,个个美丽优雅,表现出当年艺人们精妙的木雕工艺。这种工艺也传到台湾,连雅堂在《台湾通史》里说:“雕刻艺术,木工最精,台南为上,而葫芦墩(今丰原)次之。尝以径尺坚木,雕刻山水楼台人物,内外玲珑,栩栩俗活,崇寺巨庙,以为美观。”

不过,庙宇中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妙相庄严的佛象。安海龙山寺的“通身手眼”木雕观音,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一。

台湾的龙山寺,据说有四百多座,其源头便是泉州安海的龙山古刹。据志书载此庙“始于东汉,重兴隋唐”。正殿二米多高的观音立象,是用一棵千年古樟树的躯干雕成,立于石莲台上。头戴花冠,眉目清秀,端庄慈样,肩膀下面,主手垂弯合拱于胸前,两侧则向上或向前伸出1008只手,每只手掌心各雕一只眼,带镯,分别拿着书卷、钟鼓、珠宝、花果、乐器等物品。整个作品缕刻得繁复入微,层次清晰,旁生眼手,千姿百态,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在变化中又烘托了主体,显得自然生动,气韵万千,表现出很高的艺术造诣。

台湾早年庙宇的建筑和神像的雕塑都请闽南的师傅。如曾永义先生所说:“台湾第一、二代神像皆出自唐山师傅之手,之后,才由他们培养了第一批台湾本土的神象雕刻师傅,代代相传,沿续至今。”

除了庙宇的神象,还有家家户户神龛里供的神像,以至在闽南形成颇具规模的雕刻神象的行业,俗称“刻佛仔”,或“装佛仔”。

闽南的“刻佛仔”以泉州为代表,色泽浓重,技法繁杂,与真人的头、身比例有所变异,在生动的气韵中别有一种庄严。尤以“干漆手抽法”制作线饰,形成独具的特色。

木偶头的雕刻,是闽南木雕的又一特色。最著名的为泉州江加走的木偶头,刀法细腻生动,眼皮、眼眶、嘴角、酒窝无不自然如生。不但可以一眼看出生、旦、净、末、丑,而且各行当从老到小各种年龄也瞬时可以感觉出来。甚至人物性格的刚正粗豪奸诈阴险,也都体现得极为准确逼真,神韵十足。

彩绘

现今见到的闽南传统彩绘,大多于庙宇、祠堂、古亭的梁柱、藻井、斗拱。实际上早年的闽南大厝,门楣、门框、梁、板壁和睡觉的红眼床,都常有色彩斑烂的彩绘。

绘画的内容不外龙凤、山水,古代人物故事,庙宇里则有佛教及神仙的故事。彩绘的颜料,类似油画颜料,可依加入桐油旦的多少来控制乾的快慢。一般先在板上打好轮廊,然后再用带点渲染的手法描绘细部,色彩鲜艳华丽。高手的彩绘往往充满创意,一条气势风发的巨龙左爪持印、右爪执珠,全身拥有七八种动态的局部特征,使其威严中不失亲切。

有一种彩绘则是先在板上漆上红色或黑色为底,然后用刻刀以铁线画的技法,用简单明快的线条勾勒出山水、树木、人物的形象,再施以金粉漆,这种彩绘常见于床篱里边的板壁或庙宇的板墙。

还有一种是装饰墙壁的彩绘。先以石灰、粘土的墙上面上做半浮雕式的凸出表面,再加以彩绘。

更多的是以白灰墙作底,直接在墙上作画绘彩。惠安青山宫壁上的“十八地狱”彩绘,就颇有名气,有自己的创意,画工也很精致。

早年台湾的庙宇、民居、家俱也很盛行彩绘,但由于时代的变迁,衰落得较早。现代建筑、现代家俱和磁砖贴画已经把彩绘的空间挤到很小的一块了。

彩扎

闽南彩扎的代表作是元宵的彩灯和做丧事的纸厝,以泉州的彩扎最著名。

彩扎上元花灯,要先以竹篾编好灯骨,然后裱糊上绢纱或绵纸,再加上彩绘。工序相当复杂,实际上包括了竹编、纸扎、绘画、书法等多项艺术。

上元灯的样式千般万种,奇思构想,什么鱼灯、龙灯、莲花灯、宝塔灯、绣球灯、走马灯、百花、百鸟,甚至连吃的润饼都成了彩扎师傅模拟的对象。在用料上除了纸灯,还有用料丝、用通草。经济精巧,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闽南丧葬“做功德”时要烧纸厝,也是彩扎艺人的一宗大生意。先用竹编厝骨,这时必须绝对注意不能用草扎,那怕一根也不行。闽南有俗话:“功德做在草上”,据说送入阴间亲人是得不到的。

早年糊的纸厝,都要是“五间起”的大厝,有的甚至扎到“三进三落”。大厝中,往往是主人高座交椅,丫头端茶送水,古井边佣人打水,舂米的男仆光着膀子,挑柴上门的樵夫扁担被压弯了……各种人物各具特色。近年甚至还有彩电、汽车、冰箱,往往令观者灿然。

纸厝生产虽长年不断,但扎后就要烧掉,人们也不会去欣赏它,彩扎艺人或许也因此马虎一些。其艺术性较之上元的花灯,就差很多了。

彩扎工艺同样很早就传到台湾,现今鹿港的吴敦厚、尤金科就是台湾知名的彩扎艺师。

瓷塑

闽南瓷器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角,很多学者指出,所谓海上丝绸之路,实际是“陶瓷之路”。

闽南的瓷器最著名的是德化瓷。其“象牙白”瓷,被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瓷塑,则享有“东方艺术的精品”美誉。

传统的瓷塑作品多取材于宗教的神话。德化的纯白瓷观音,大者高一、二米,犹如真人玉立,气韵超凡,小者仅五公分,清逸隽秀。无论大小,都是体态丰盈,脸容慈祥,既保持神化的色彩,又蕴含着美好、健康、幸福的意境,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当称德化资塑,也是闽南瓷塑的代表作。

竹艺

闽南和台湾都盛产竹子,品种又多,竹艺就成为闽南民间工艺的一大特色。

有人戏称,古人说“无竹令人俗”,而闽南人则是“无竹不成俗”,竹与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年,孩子生下来就睡竹编的摇篮床,稍长则会入婴儿专用的竹椅,俗称“椅轿”。它四周围着摔不着,前边还有几个串着的竹圈圈让孩子玩。再大一点,学走路了还有竹制的“站轿”。也是四面围住,让孩子可以扶住站着,在里边走几走。各种竹凳、竹椅、竹躺椅、竹床、竹席、竹笠、竹帘等等,花样繁多,无不取之于竹,巧手加工而成。

竹子在闽南人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促成了闽南竹艺的发展和提高。各种竹编、竹雕在闽台广泛流行。最典型的是竹笠,过去闽台各地,随处可见,农村更是人手一笠。各地的样式又有所不同,花样繁多,风格各异,充分表现了闽南竹艺的多彩多姿。

竹笠的样式有尖头、有圆头、有宽边、有窄边、有上油、有彩绘、更多的只展示天然本色。竹笠分笠面、盖笠二部分,笠面用竹篾编就,盖笠则用“箨”,是用笋的细壳,经过清洗, 洒、压平种种处理。但晚近也有的不用箨,而把油纸或绵纸衬到笠面里,再涮上一层又一层的桐油。

最具特色的是崇武的惠安女黄笠仔和东山姑娘的戽斗笠。惠安女的黄笠仔是宽边尖顶,直径不过三四十厘米,中间那园锥尖顶底部,更只有十来厘米。因为这斗笠是要配花巾的,先用花巾裹头,再戴上斗笠,遮围得严严实实,但因这笠小帽沿平,还是可以一睹芳容的。这种斗笠用细细的竹篾皮编成,显得相当结实,漆上了象黄桅子那样的金黄金黄的桐油,鲜艳夺目。笠子的四边系结着四条彩色的织带,镶着彩色的扭扣,紧紧地扣在下巴上。黄笠仔配上花头巾、露出肚脐的青布短衫和肥大的黑裤子,就是美丽的惠安女标准的形象。

东山岛姑娘的戽斗笠则象一只圆锥形的大漏斗,也像一把脱柄的戽斗。因此得名。东山姑娘则称其为“俺笠仔”,亲昵得很。

戽斗笠比一般斗笠深,戴上就遮去了大半的脸。若是大号戽斗笠,笠沿擦肩,几乎把整个头珍藏起来,比惠安女还羞涩。

斗笠从商店买回来后,还只是半成品,还要经过姑娘们精心加工。先抽缩笠沿的篾条,使笠沿内收,斗笠变深,再用桐油把表面油得澄亮澄亮,最后用颜色鲜艳的彩丝,在笠沿和笠尖顶扎出别致的花纹图案。由于完全是各自手工创作,使笠顶的花纹图案千变万化,多彩多姿。

更妙的是,有的姑娘把随身带的小手镜塞在笠底下,犹如汽车上的反光镜。当腼腆的姑娘的姑娘想悄悄瞟一下背后的人儿,又不好意思回头时,只要微微一低头就成了。

台湾的竹编重镇在台南县的关庙乡,所生产的竹笠又与众不同,完全以竹皮削成宽约2厘米的细条,一圈圈编结而成。这种竹笠由于风格的独特,大多已被转作为灯罩、壁饰之用。

还有一种细竹编,那是完全独立于实用之处的纯粹艺术品。其作品除了模似原物缩小比例至数公分的摇篮、鸡笼、竹筛等之外,还有的更巧妙地运用竹制成鱼、虾、螃蟹,构思之巧妙,制作之精巧,令人拍案叫绝。

剪纸

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加上慧心巧手,片刻功夫便使花草鱼鸟,山川人物跃然纸上,这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艺术很早就从中原传到闽南,尤以漳浦最为发达,素有“剪纸之乡”的雅称。台湾的剪纸,最早也是漳浦人带去,近年剪纸风气大开,街坊剪纸社林云,不过其剪纸作品的功能,已愈来愈成为一种单纯的艺术追求,而不同于传统中的剪纸,带有更多的民俗意识,自然地溶合于生活之中。

闽南传统的剪纸是新婚嫁娶、小孩满月、寿诞节庆、祭祀丧葬常用的民间艺术品。一般以飞禽走兽,花木虫草等形象,作为鞋花、帽花、饭中花,肚兜花、窗花、灯花等装潢图案。

婚娶时,在送给女方的牲礼上,要入“猪脚花”、“猪头花”,在酒瓶上放“酒瓶花”、“茶古花”,在饼上放“双喜图”、“凤凰和鸣”、“并蒂莲”等各色“饼花”。各种剪纸,面花齐放,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姑娘的嫁妆上,也要放许多剪纸。如“鸳鸯戏水”,“百年好合”、“四季平安”、“石榴结子”。迎新娘的花轿门帘上也贴着吉祥喜庆的剪纸。新郎家的大门、厅堂、窗户、灶头、新娘床的帐后、镜子,甚至米缸、马桶上,都放着各式各式的剪纸。

小孩满月时送亲友“油饭”和糖糕饼等,上边也都要放上“麒麟送子”、“沙面花”等剪纸。

为老人作寿,送来的寿桃、寿面,上边也要放上“福禄寿全”、“麻姑献寿”等剪纸,以示祝贺。

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元宵,更是剪纸好手献艺的好机会。

闽南上乘的剪纸作品,往往能将繁复的事象用简明的线条清晰地表现出来。不但线条彼此相连,而且质感有别、层次分明、处处讲究“刀味”。在漳浦,善于剪纸的老艺人,被尊称为“花姆”,姑娘们自小要向“花姆”学手艺,手艺愈高,将来出嫁就愈体面,愈受人敬重。因此对“花姆”都很是恭敬。这大约也是剪纸艺术在此大发展的重要原因吧。

刺绣

闽南的刺绣,虽然不如“湘绣”、“苏绣”、“京绣”有名,但在传统社会里却是民间相当普遍的工艺。妇女出嫁的枕、被面、罩帘、手巾、饰物,孩子满月时的衣、帽、鞋、肚围、披肩,供奉祖宗和神仙的八仙桌桌围,都是常见的绣品。当然,大部分是闺中之作,仅供自用,并不出售。但也有专门的“绣庄”,绣佛幡、神衣、戏服、神帐、戏帽等,以泉州的“绣庄”最有名。

闽南的刺绣喜用金银色粗线,配合多彩绒线绣成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精致繁琐,色彩华丽。

早年台湾妇女的衣饰大多由妇女亲手裁制和刺绣,闽南的刺绣很早就传到了台湾。女孩子自小耳濡目染于家中或邻家妇女的女红,慢慢动手练习。那时刺绣的图案有用木刻版印制成册的“花簿”,也有巧手剪出的剪纸,作为刺绣的底样图案。未婚前的女孩子勤练各式刺绣,既为自己准备嫁妆,也希望将来博得婆家和众人的好评。

内容加载中……
  • 趣闻 博涛酱
  • 趣闻 凌风啸
  • 趣闻 俊之桑
  • 趣闻 如心君
  • 趣闻 雅雪君
  • 趣闻 如梦如烟
  • 趣闻 梦安氏
  • 趣闻 南露酱
  • 趣闻 千雁郎
  • 趣闻 天真无鞋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