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丧葬习俗(2)
千萱郎
出殡
这是死者丧葬活动中最隆重的一个礼节。境内各地普遍讲究早起,即在太阳出山前起灵出葬。其仪礼包括:
起灵 淳化一带讲究起灵前席口备上四盘菜和热馍,执事、客人愿吃者吃。一般人多在自家吃饱,在灵前吃饭者很少。孝子要在灵前上香、酹酒、化纸。正式起灵时,将棺材抬出大门以外,放上灵床抬起。乐人吹打,孝子齐动哭声,而长孝子依杖牵缚抱主,摔碎纸盆,其他孝子各持纸活,徐徐走到坟地。秦都、渭城一带起灵时还讲究先转饭,即由执事人领路,乐队奏哀乐前导,清晨朝祖拜望。孝子依次捧饭,以示菜肴丰富,厨师手艺不凡,孝子对先祖不薄。再送祖,即快到中午时朝祖拜望,问候祖先灵魂休息安好,祭礼受用是否称心如意。孝子抱上祖先牌位到坟前火化。再请抬,即邀请乡里乡党前来抬埋,乡亲闻声都会放下农活赶来。有的地方要入席饮宴,有的地方直奔坟地。再行礼,即在村头摆设灵桌,纸扎如金童玉女、金斗银锞两边排列。由执事人公布行情礼单,行定柩礼、醒柩礼、移柩礼、起柩礼,接着鸣炮告土,祈祷各路神灵开路放行。
起灵时,由孝子举哀,抬埋人从屋内拾好灵柩、龙头棺罩压顶,男孝子用白布挽联扯拽灵柩起动,俗称扯纤。女孝子扶柩随后,执事人前行,手提方盒子祭品,内装香烛纸钱,一路抛洒冥币。旌旗、纸扎悬举于前,乐队细吹细打,乡邻亲友二十四抬,轮流换肩,前呼后拥。孝子手执丧杖,扯拽灵柩,号啕痛哭。大孝子或孝孙头顶纸盆,由舅父或年长者扶定,行至村头什字路口摔碎,俗称摔纸盆。摔纸盆(即指死者的饭碗)的人,都是家产继承人。长武县彭公乡方庄村民间葬埋人起灵时,法师要唱《发引歌》,歌词是:
灵舆前曰:
灵輀(ér)既驾,荣归佳城。
前拥鼓乐,后随亲朋。
子女扶柩,坦然长平。
凶煞远避,吉星相迎。
父兮父兮,随儿起程。
惟愿我父,早归坟茔。
哀哉尚飨!
乾县等地讲究棺轿由十六人抬着,路上可换肩,但不能着地,且要平平稳稳,徐徐行进。灵柩一出村,继承者将头顶用黄金纸裱糊的瓦盆(叫纸盆)破之于村外,外孙前边举着引路幡,其他人举着各种纸幡和纸亭阁、罐罐纸等烧物。孝子手拿哭丧棒(柳木棍),牵着用白布拴着的“棺轿”(灵车),躬背而行。女儿手扶着灵柩,一路上哭声载道,送丧队伍浩浩荡荡,直送坟地。
下葬 淳化一带讲究将棺材平稳地放入窑内,定好方向,放好随葬品,点燃长明灯,然后封口。随即全土,众人动手填坑,堆土为冢。孝子谢客,三叩头。再上老小外家、娘舅家、众亲戚、户族依次奠酒,孝子最后奠酒谢客。然后到场孝子动哭,化纸。由阴阳先行祀土,孝子上香、酹酒、读祝文后,礼成。长武县彭公乡方庄村民间丧葬封土时,还要吟唱《封土歌》,其词云:
四尺崇封,玉骨深藏。
水源木本,春露秋霜。
一线灵脉,常发其祥。
墓前拜别,追远焚香。
愿我后昆,百世流芳。
自葬之后,人财两旺。
子子孙孙,永世其昌。
而秦都、渭城两区老人落葬后,由阴阳先生以罗盘校正方位,大孝子进黑堂用眼罩(麻冠)抹净棺材,放进“金童玉女”等纸制随葬品,然后点火封口。乐人吹奏,亲朋燃香化纸,礼宾宣读安葬祭文,女孝哭吊,九步一拜而回;众邻全土起坟堆,男孝将丧杖按子、孙、曾孙辈次,白、黄、红三种颜色,列成三排,插于墓堆之上。孝子挽起吊孝,登好孝鞋,同抬埋全墓人招呼而回,开宴招待,孝子跪拜谢孝。宴席间约定头七、五七、尽七拜坟祭奠时间。乐队奏乐,送亲友散去。乾县一带讲究坟前棺木一抬离棺轿,就要立即将棺轿抬走。棺木一入墓室,按方位摆正位置,然后点着香烛,再用土坯堵严窑口。
填土时,第一撮土要由孝子填入,然后由邻居填埋,土堆要成圆形或一头大一头小的鱼形。土堆封好后,孝子立即返回村边,分别跪在大路两旁,向送葬的邻居、亲友磕头,以示感谢,然后招待吃送葬饭。一般是只喝酒,不吃主食。旬邑县南原流行由执客头领上孝子,向帮忙的客人谢饭并作揖的习俗。执客头唱道:
孝子给咱谢饭哩,没得辣子有蒜哩。
有看哩,有转哩,瞎好吃饱谁管哩。
坐在上席比较年长的人接唱道:
操着哩,吃着哩,端上杯子喝着哩。
不要嫌我啰嗦哩,相互帮忙多着哩。
打怕 旧时各地讲究葬后设庐于墓,由孝子素食护冢,后来逐渐演变为围墓以薪,点火烧之,名叫打怕。亡人葬后一连三晚,孝子都要去坟墓,用守丧时铺在地上的麦草绕坟撒上一圈点燃,一来怕亡人灵魂受其他邪魔恶鬼的欺凌,为亡者仗胆打怕;二来为亡灵作伴除寂,借以表示对亡人恩德难忘,对生离死别有无尽的思念。这是秦、渭、兴平一带的习俗。淳化人打怕则由孝子扛上水担至坟前,燃火、化纸,然后扛上水担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转边喊道:“爸(妈)!你不怕!”然后扛上水担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边转边喊:“爸(妈)!你不怕,儿给你打怕哩!”第二天晚上在半路,第三天晚上在家门口。而乾县一带安葬后,连续三日,每晚孝子都要打着灯笼到墓地呼喊死者三声,以引尸魂回家,俗称“叫魂”。意思是说死者在这里孤独寂寞子孙于心不安。也是希望死者能继续保佑子孙。
七期 从亡者气绝身死算起,每7天为一期,其中头七、五七、尽七,家人亲友都要上坟祭奠。若在七期内逢上阴历七日,就算犯了重七,必须推后一天祭奠。乾县人五七时就可脱重孝。七期后百日也是一个重要祭祀日。
禫祭 俗称三周年。一年一祭,连续3年。所谓“三周之期,设坛祭奠”。禫祭日与丧葬日一样隆重。富裕人家要大肆铺排,白事当红事过。请执客、乐人,搭棚、起灶、杀猪、宰羊,礼行三献,乐奏九章。普通人家也是穿白戴孝,祭奠亡灵先祖,宴请宾朋亲戚。次日上坟祭奠,去时全身孝服,上香点烛,焚化纸钱,礼仪完成,脱孝换吉,意取服去福来。原来门口贴着黄对联,午时过后要换成红对联,并将家中灵牌换成神主,丧葬习俗至此完成。旧时大户人家曾流行通神点主仪式,即将“皇清(或中华民国)显考(姓)×府君(孺人)讳××之神主”影轴,由有身份、有功名的人点主,用朱砂笔在“”字上添一竖画,是为通神;再给“王”字上边度(dū,督音)上一点,谓之点主。因搞通神点主活动要赠送贵重礼物,故极少有人成此习俗。
立碑 从境内历代王公坟墓的发掘情况来看,墓地上有神道碑,下有墓志铭,自魏晋以下比较常见。其中西魏侯义墓志是市境已发现的最早一通碑石。隋唐时期,几乎所有王公重臣乃至有些寻常人家墓地均筑园造碑。近代以来,除了有功名、有身份的人家或家境富裕的人家造墓碑、设牌楼外,一般人家均很少立碑。但近年来,随着一部分地区、一部分群众富裕起来,立碑习俗有增长之势。一般墓碑多是在3年时设立,墓志铭则要随葬安放,也有时隔多年追念立碑的。现在政府提倡火化,不再造墓,即不再立碑。
挂幛 一般人家遇到丧事,亲戚友人送来布料,作为礼物。有的送有“功德高尚”等大字挽幛,以表达社会上人们对死者的评价。有的采取开追悼会、读悼念词的办法寄托哀思。长武县相公乡和芋元乡一带却流传着一种给死者挂小字挽幛的习俗。特别是在芋元乡的柳泉、南宫等文风较盛的村子更为盛行。凡村人公认德高望众、事业有成,且对当地民众作出贡献的人逝世后,众乡邻为其悬挂这种锦幛。请本地学识渊博,既有身份、懂礼规,又精书法、善写作的人,按照一定格式,介绍亡人生平简历、品德、事业或修养方面的成就,同时还要记叙其家族的几代变化沿革,撰成幛文,并在挽幛两边书写对条。
逝者祭奠之日,众乡邻便用旗竿高高打起幛子,在孝子和乐人的迎接下,把它作为最贵重的祭祀礼品敬献在灵柩之前,俗称挂幛。这些幛多用红色丝绸、锦缎或金丝绒等高级面料制作,长约八尺、宽约五尺,红底黑边,垂有彩色丝穗。这些小字幛只限乡邻敬挽,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切费用皆由敬挽者(又叫行情人)共同承担,还要请本地裁剪艺人精心缝好。此幛待死者安葬后,由其子女妥善保存,世代相继,留作永久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