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海肠子的传说(2)
仰望天
这“光”是可以随便沾的吗?谁不知道开饭店的要买卖兴隆一靠价廉,二靠物美。现在他在人家的地盘上做买卖,价廉比不了人家,因为成本贵嘛;物美全靠手艺好,现在,人家要堂而皇之来“偷”手艺了。
但卢老板不敢不答应,人家在当地有多少“哥们”!他只能“哑巴吃黄连”,连连点头。
王老板选择了一名十分精明干练的伙计,外号叫做“一见会”的张明来到了福山馆。张明真的绝顶聪明,无论什么事都是一见就会。到了福山馆,却变得十分虚心,他简直是一点一滴地刻意模仿,无论是刀口,还是火候,甚至炒勺翻弄的次数、高度,掌勺的姿势、角度,都模仿得分毫不差。炒出来的菜,谁都分辨不出来是出自谁的手。
王老板十分得意,张明的手艺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可是奇怪!同样的菜,让卢老板往桌上一端,味道立即两样,即使是张明的手艺,卢老板往上端,味道也鲜美异常。相反,自己,还有自己的伙计,端着卢老板炒的莱,也没那个鲜美的味道。
王老板傻眼了!谁叫他没长卢老板那样一双手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手长在人家身上,这是没法换也没法学的事。
其实,这奥妙就在海肠子身上。每年冬天,卢老板都要返里度岁,他就收买了大宗的海肠子。将它们焙干,碾成细沫儿,带回北京城。那时的堂倌也好,大师傅也好,腰间都围着块很大的巾子,既可用来擦汗,又可用来抹桌子,卢老板就用来夹带私货了。他把这些细粉末藏在大巾子里,往上一端的时候就瞅空撒上一点儿,味道自然就大变了。当时没有味精味素之类,这海肠子粉就权充了味精。
“福山馆”严守着海肠子的秘密,生意越做越红火。渐渐地顶垮了所有的同行,垄断了京城的饮食服务业。福山人开饭馆的越来越多,形成了庞大的“福山帮”。
海肠子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