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三角戏(2)
美人胚
三角戏语言朴实、风趣,有时还特意穿插些邵武方言,而且大多数是喜剧、闹剧,也有少数悲剧。内容多为家庭纠葛、男女爱情、悲欢离合之类的故事,而且大多有劝世的意义,教育人们多行善、戒奢好劳,深受当时农民阶层观众的欢迎。
三角戏角色少,道具、戏服也极为简单,不像京剧、昆剧一般穿豪华行头,只用衣裤裙帽。三角戏班可将所有的道具及戏服用几只箱子装下,挑着担子到各个山村演出,机动灵活。
三角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小戏多。小戏和折子戏有《进店》、《砂子岗》、《三字经》、《送表妹》、《卖樱桃》、《取学钱》、《挖笋对诗》、《大反情》、《雇长工》、《看相》等。大戏仅有《凤凰山》、《白扇记》、《毛蓬记》、《过界岭》、《桃妹反情》等几出,在140多个传统剧目中所占比例很小。小戏角色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为主,而没有小生、小丑或两个小旦的戏。大戏的角色可多至7人,主要是增加老生和青衣的人数。戏曲的“生旦净末丑”五人行当中,唯独三角戏没有“净”(大花脸)这个行当。
三角戏的音乐唱腔上,分通用曲调和单用曲牌两种,节奏速度有紧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单用曲牌的特点是只用于一本戏而其他戏不能用,如《长工歌》、《凤阳调》、《下南京》、《卖花线》等,这类曲牌中衬字特点多,与民歌相拟。如《三牙子放牛》,唱词是,“在家领了(乌龙丁冬底呀达冬)母(呀)命,要到(那)山上吱呀依支哟)去(呀)放牛(哟)我的妹妹。”唱词通俗易懂,每段唱词的最后一句常重复一遍。
三角戏乐器以咚鼓、北古、大锣、小锣、木鱼、小钹为主。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活泼自由,没有严格的程式。旦角手不离帕,生角手不离扇,丑角表演朴素自然,走矮桩步,摹仿许多动物形象,充满生活情趣。演员台位是呈三角形不断变换。角色上台到中央唱第一句,接着是打击乐过门。过门时,演员由台中央走到台右角唱第二句。当第二次后台过门时,演员从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着又是打击乐过门,演员便从台中央左边唱第四句。看似单调,却也保留着民间原始艺术的纯朴性。
三角戏最早时三四人便可以演出,乐队仅一人,称三角班。后来发展为“七子班”,演员、乐队各3人,打杂一人。以后又发展为“半班”,即演员7人,乐队打杂3人,又称10班。老艺人把“半班”解释为三角戏和赣剧合二为一,各占一半的意思。为了生存和吸引观众,在演出时,上产半场演三角戏,下半场演赣剧。因此直到现在三角戏艺人都是既会赣剧又会三角戏的多才多艺之人。
三角戏做为独特的地方剧种,是邵武宝贵的文化资源。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邵光剧团和三角戏剧团,组织人员整理传统剧目和曲牌,并进行改革探新。首先移植演出了《刘三姐》,唱腔采用传统曲调,并巧妙地融入一些邵武山歌,取得成功。之后,移植演出了《江姐》、《三世仇》、《春草闯堂》等,并创作了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隘口》、《出城记》、《小巷人家》、《喜临门》等,参加省戏剧会演多次获殊荣。